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期待院士制度改革 開啓開門改革新範式
 
  
    2014年06月16日 08:08
    
      近日中國工程院審議通過《中國工程院章程》修訂稿,規定今後高校、企業等單位將不得提名院士候選人,僅工程院院士和工程院委託的包括中科協在內學術團體方可提名;違反科學道德、品行不端等的不合格院士將被“勸退”,甚至直接從院士成員中除名。中國科學院估計也會有類似改革舉措。在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之後,院士制度改革邁出了實質性的一大步。
      在此之前,社會輿論圍繞院士遴選過程中出現腐敗等問題有長期的討論和批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坦率地指出,院士制度在實踐過程中存在一些社會關注、科技界反映較突出的問題,比如有時院士遴選受非學術因素干擾過多,有的地方和部門讓院士稱號承載了一些非學術的、帶有明顯功利性的負擔,有的人把有多少院士當作出政績的一個標誌。這種直面社會批評的坦率與院士制度改革的展開,呈現了社會批評推動制度改善、國家決策吸納社會批評的良性互動過程,堪稱制度改善吸納社會批評的一個範例。
      同時,在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問題上,《中國工程院章程》修訂稿則比較謹慎,主要原因是在這一問題上科技界存在比較多的爭論,也比較複雜。例如,“院士”遴選的主要考慮之一是對以往成就的肯定,年齡問題並不是重點;又如,按照現有的兩院院士章程,年滿80週歲的院士會轉爲資深院士,不再參加院士評選工作,自由參加院士會議,這其實相當於“退休”。在爭論較大的部分,事實上無論做哪種決定都會遭遇相當程度的批評,這種情況下不急於做決定,是適宜和穩妥的。
      習近平主席對關於院士制度問題的社會及業內意見的引述,可以視爲對建設性社會批評的認可和鼓勵。從國家政策調整和改善的角度來說,有着廣泛羣衆基礎的那些社會批評,意味着強大的民意基礎,往往是改革調整的強大支持力量;關注那些重要的社會辯論,及時吸納羣衆基礎廣泛的社會批評意見,作爲政策決策的重要參考,可以有效地與基層民意形成良好互動,形成突破改革調整的各種障礙的強大支撐,併爲新的政策方針找到更廣泛的社會基礎。更加重視建設性的社會辯論和社會批評,更爲主動和清晰地迴應基層社會意見,是當前的決策機制值得注意的一個特點。
      科技界和院士羣體中的內部意見及討論,顯然也在決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參考作用。近一年多來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將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爲主要工作方法,與此是相呼應的。在黨組織內部、單位內部和行業內部鼓勵和提倡同僚之間的批評、討論或爭辯,如果能夠一定程度突破形式主義的流弊,無疑將是黨內民主和決策民主的一個重要推進,有利於克服決策“一言堂”的頑症。此次“廣大院士對這些現象也有意見”,成爲推動制度改善的積極要素的現象,如果能夠越來越多,則善莫大焉。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6)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