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纜讓輸電線路變得更聰明
 
  
    2014年12月16日 11:27
    
      智能電網建設引發電力設備的全面變革。變壓器要更加智能,開關設備要隨時反饋狀態,繼電保護裝置要與一次設備融合,電纜也要變得智能。“智能電網對線路的要求有自診斷、自恢復的功能,需要電纜企業不斷創新,生產‘智能電纜’。”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所副所長趙健康說,對普通電纜產品來講,需要通過創新驅動,開發一些自診斷的電纜產品。 
      “智能電纜”應該是什麼樣的?有專家舉例說明,導線能否通過表面的顏色瞭解輸送容量,能夠有感溫功能,在不同的溫度下顏色顯示能夠不一樣。如導線輸送1000安倍以上,超過輸送能力,導線的顏色從白色變成其他顏色,如果能實現這個將對線路的運行帶來很大的幫助。又比如絕緣,在放電的情況下有自恢復功能,通過其他材料的添加,能夠把缺陷恢復。希望企業努力能夠發開出這樣的產品,這也會對企業的升級換代和創新起到很大作用。 
      有專家分析認爲,我國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目的,是確保電網的安全可靠,讓人們用起來更方便、更放心。這就要求電網相關設備更加可靠。“減少電纜故障發生的措施,是使用合格的電纜,設置安全的電纜通道和按規程敷設,定期檢查,進行狀態評估。”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佩雲說,目前在超高壓電纜裏敷設一些光纖光纜,通過光纖光纜可以檢測它的局放,檢測它的溫度,這相當於有了一定的感知作用,這些就是智能電纜。 
      大城市雙環網供電、空間走廊日益狹小、市中心地下電纜率提高,對電纜帶來極大需求。而電纜的免維護要求和絕緣耐壓的壽命關注,又對配電電纜的絕緣介質、性能指標、品牌信譽提出了更高要求。 
      隨着電纜的應用越來越多,加之智能電網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提升,電纜故障時有發生,迫切需要研究嶄新的、更爲智能的電纜檢測技術。“對電纜進行狀態診斷及評估,是合理安排電纜更換,保證電力供應安全可靠的一個重要技術手段,也是在智能電網中實現對電纜有效管理的極其重要的部分。”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吳長順說。 
      有電纜企業看到了智能電纜帶來的商機,欲在智能電纜領域裏掘金。近日,智慧能源成功研製的智能型超柔性防火電纜通過了“國家防火建築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專項檢驗”和“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全性能型式試驗,綜合性能被相關專家鑑定爲國際先進水平,產品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併入選了“2014年第一批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名單。 
      智能型超柔性防火電纜採用瓷化膠爲載體的合成礦物絕緣、無機膨脹填充的新材料,鋁合金帶或非磁性不鏽鋼帶連鎖鎧裝護層新結構,具有載流量大、截面大、超柔性、耐腐蝕以及耐振動、耐噴淋等優異特性,其絕緣可耐最高溫度達到1000攝氏度,同時還能保障線路在火災情況下長時間運行暢通,堪稱業內耐溫最高、防火性能最佳的智能型線纜。 
      據專家分析,隨着國家對智慧城市建設的大力支持,預計國內防火電纜需求年均增速約15%,2015年市場需求約達77億元。智能型超柔性防火電纜的成功上市,也將推動遠東智慧能源在智慧城市建設浪潮中獲得更大收益。 
      目前,輸電網、配電網、用戶側、分佈式能源的應用、太陽能、分佈式風電這些領域中電纜的應用,在智能電網的大環境下,第三次工業革命將信息和可再生能源、分佈式運用技術支撐實現融合發展,作爲其中環節的電纜需要有對於智能化的考量。在智能電網建設的帶動下,電纜行業的面貌正在發生變化。“改頭換面”的電纜產業,必然會以更加從容的姿態迎接電力智能時代的到來。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世華財訊 2014-12-16)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