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7日 02:55 有人認爲,鴉片戰爭後,中國國門被打開,西方的股份公司進入中國,中國商人才開始學習和實踐股份制度。但實際上,在這之前,晉商經營中就已經發展出了股份制的雛形,雖然晉商的股份制還不是現代意義的股份制度,但他們在股份制的發展中推出的創新的舉措,哪怕是今天去看,都依然能給我們很多啓發。 雖然明清晉商的商號與現代股份制企業是有不同之處,但晉商的股份制已經跳出了傳統的合夥制範疇,很多商號不僅有出資形成的“銀股”,還有晉商的創新——“身股”。 晉商的出資人往往會訂立合約,確立股權,具體由出資人的銀股和經營管理人員的身股共同構成,按照股份數確定最終分紅的比例。 其中,銀股的持有者實際擁有商號的所有權,銀股可以繼承,父親過世則兒子繼承,丈夫過世則妻子繼承,但同時他們也對商號的盈虧承擔責任。當然,銀股也會發生變化,在股東協商同意情況下,持股人也可以抽走股份,或者增加股份。 而“身股”是晉商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手段之一,也被稱爲“頂身股”,或“頂生意”。起初這些頂身股是給予管理層的好處,管理人員(例如掌櫃、經理等)在沒有拿錢入股的情況下,可以參與分紅,分紅多少要看東家認定他的貢獻能“頂生意”多少。身股只有在爲商號工作時纔有,離開不帶走,死去不繼承,但即便如此,也使掌櫃、經理們對商號的忠誠度大大提高了。甚至後來發展到,有些票號規定,哪怕是普通的小夥計,也可以擁有身股,參與年終分紅,這就極大地調動了全員的工作積極性。 在晉商中,普遍流傳着這樣一句話,“人銀俸股、東夥同心”,意思就是說,當夥計也有了身股的時候,他就會和東家同心協力,把商號當成自己的事業去經營。 在晉商的家鄉,至今仍然流傳着一些關於股份的故事,這些故事極具傳奇色彩,其中大盛魁商號的特殊股份不得不提。 我們前面說過,晉商的股份多包括“銀股”和“身股”,然而相傳大盛魁卻有四種股份,“銀股”、“身股”、“財神股”、“狗股”。 大盛魁商號是成功的晉商代表之一,它經營最好的時候,是蒙古草原上最受信賴的商號。商號分紅每三年一次,每股分紅最多的時候能達到一萬多兩銀。 然而,商號在創立之初,經營卻很不順利,甚至到過年的時候,別家張燈結綵,而商號的三位主人,卻已經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只能熬一鍋米湯充飢,三人六目相對,倍感淒涼。這時,來了一位穿蒙古袍的男子,他自稱無處歇腳,請求留宿。三人同情他的難處,就同意他留宿,還把僅有的米湯讓給客人。第二天,三人起來發現客人已經走了,但是卻留下一個包袱,裏面竟是一包白銀。客人再沒有回來,之後三人多次查訪也是杳無音訊。於是,這三位山西商人決定暫時用客人留下的銀子作爲經商的本錢,意外的是,三人從此否極泰來,商號的生意也順風順水。後來三人猜想:莫不是財神化身客人來幫助他們?於是大盛魁特設“財神股”,把紅利記入“萬金賬”,“財神股”的分紅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 狗股的來歷更是傳得神乎其神,竟有三個版本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大盛魁商號的一位主人獨自出外辦事,突發急病倒在地上,隨行的狗及時奔回報信救了主人。第二種說法是,大盛魁的運輸隊常在蒙古草原行走,在沒有路的情況下全靠狗帶路並護衛。第三種說法是,商號的人在一次事變中被困,分號的人在狗脖子上繫上求救信,狗成功地把信送回總號,搬來了救兵;不僅如此,因爲清王朝從大盛魁得到了事變的情報,及時平息了事變,作爲獎勵,後來給予了商號多項特權,使大盛魁在同類商號中擁有了超然的地位。由於年代久遠,到底哪種說法最接近歷史真相已經不可考,但不管怎麼說,大盛魁的狗股確有其事,據說,商號的狗都可以參與分紅,大約每條狗可頂一、二釐的股份。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7)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