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30日 09:19 如果說十餘年前,房地產業是從掰指頭的水平起步的,那麼現在可以說,房企們要面臨小數點後兩位、後三位的運算難度了。 英雄般的領袖,可以引領一時的輝煌,但若沒有一個成建制、有層次的團隊,在環境發生逆變時,一切都將逆轉。如此說,是因爲,房地產業後面的平臺,正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來得有點突然,2013年業內仍在感知着暖意的回升,然而至2014年一切又急轉直下。 遽變必然不是一時一波,而是一輪長久的轉型週期。突然的變化,顯影了過去十年衆“選手”積攢下的深層資本。分爲兩種類型:藉助於體制資源,以及政策槓桿上位者,在體制資源退潮時,會倍感侷促、乏力;而從來是自己覓食,泥裏、溝裏一路趟過來的人,攢下的,是上下默契、執行入微,可靠可信的實戰能力,這樣的資本纔是最爲可靠與長久的槓桿。 愈是變局,愈是時機。習慣於在市場中摸爬滾打的人,或將伴隨外部條件的變化,迎來自我蛻變的第二季。 王石、鬱亮坦言,未來面臨的挑戰,一是國際化,二是移動互聯。萬科森嚴的梯隊已被拋入嶄新的領域。 而張玉良代表了另一種風格,既環侍在體制左右,卻又不拘泥於任何單一資源,其言“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大舉佈局於高鐵沿線的商業、物業,選擇的是另一類路徑。 新的紀元,各有各的活法,拼的是真本事,講的真功夫!當然,拼到最後,拼的還是形而上的東西,一曰視野,二曰胸懷。所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30)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