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博會爲我國文化產業“走出去”開闢新道路
 
  
    2014年12月04日 13:34
    
      
      在中國文化產業跨入“黃金十年”的背景下,第二屆新疆絲綢之路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新疆文博會”)沐浴着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春風,即將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啓幕。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作爲本屆新疆文博會的主要承辦單位,帶來了很多創意和構想。12月2日,記者採訪了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丹,請他談談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與本屆新疆文博會的合作有哪些亮點和看點。
      記者: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深圳文博會”)此次將以怎樣的方式進駐新疆文博會?深圳方面將與新疆展開哪些方面的合作?
      李丹:作爲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深圳文博會本次參展新疆文博會,主要展示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深圳文博會十年的發展歷程,二是文博會上的部分深圳工藝美術精品。我們會以圖片、文字和產品實物的形式,向新疆的觀衆介紹深圳文博會。隨着“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的提出,新疆即將迎來一輪新的建設高潮,成爲未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支撐。我們也十分看好新疆文博會這個貫穿絲綢之路各國、各區域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本次參展,正標誌着兩地文化創意產業的合作與交流更加緊密,未來深圳文博會將在全國各地開展“走出去”項目,帶着文博會上的文化項目和精品,走向內地各省市,甚至走向國際平臺。這次來,我們也將深度探索與新疆文博會的合作。
      記者:新疆參展團9次走進深圳文博會,在這個過程中您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新疆?您認爲新疆在哪些方面做得相對突出,哪些方面稍顯遜色?本屆新疆文博會,我區有打造一個展示新疆文化創意產業高端平臺的決心和信心,您認爲構建這樣的藍圖時機是否成熟?
      李丹:在歷屆文博會上,我們感受到了新疆的深厚文化底蘊,如影視劇目,還有蘆葦畫、沙粒畫、蠶絲畫等特色手工藝品,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與名村,原創動漫作品等,都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印象。不可否認的是,新疆擁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的特色文化資源。這些年來,新疆也逐漸加重了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包裝、經營,其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行業,都展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但我們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新疆的文化產業發展依然面臨很多困難,如資金投入有限,文化體制改革還在起步;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人才缺失;文化產品市場化程度有限,精品化程度不高等。未來,新疆應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形成特色,儲備人才,大力挖掘和整合民族文化資源,在深度開發和挖掘保護中形成規模、形成產業、打造品牌。我們也深信,新疆文博會的舉辦,必將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爲我國的文化產業“走出去”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記者:我們知道,深圳文博會是全國唯一國家級國際化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它能做大做強肯定有自己獨到的方式,結合新疆實際,您認爲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的?
      李丹:深圳文博會與新疆文博會一樣,都肩負着推動我國文化產業“走出去”的重任,我想與其說借鑑,不如說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深圳文博會的成長與發展,一方面得益於各級領導、各兄弟省區市、社會各界的關心、指導、支持與厚愛;另一方面得益於從首屆文博會就明確了的“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精品化、規範化”的辦展方針,以及逐漸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貿易”、“文化+創意”、“文化+旅遊”的展會特色。新疆文博會應結合其地理優勢和產業特色,圍繞新疆民族風情旅遊、歷史文化旅遊、民族歌舞、民族飾品開發、民族飲食等特色項目,進一步挖掘並做大做深,打造既具民族文化特色又有市場潛力的知名文化品牌。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世華財訊 2014-12-04)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