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國九條”理出多層次市場主線 內外分層服務海量企業上市需求
|
|
|
2014年05月13日 07:44 “新‘國九條’有一個亮點,即增加證券交易所市場內部層次。”上海股份制與證券研究會股份制企業專業委員會主任曹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與原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以及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多層資本市場形成呼應,未來將形成內外分層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未來形成內外分層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有兩大正面影響:一是有利於不同證券交易所滿足企業差異化的上市需求。二是有利於交易所之間適度競爭,提升交易所服務擬上市企業的水平。這也充分體現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原則。”曹俊表示。 今年以來,上交所、深交所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紛紛拋出了內部實施計劃希望留住優質上市企業,爲爭奪潛在優質上市企業,三方正在悄然佈局。上交所今年將推進內部分層,專門設立“戰略新興產業板”,同時,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今年2月份也表示未來將實施內部分層,推進差異化服務,留住優質企業。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產品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宋國良建議,證券交易所實施內部分層,也應該有具體的差異化服務政策,如差異化交易制度、差異化上市門檻等,這樣有利於活躍資本市場。 加快多層次股權市場建設,是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一項重要任務。新“國九條”針對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圍繞市場載體、市場主體、市場機制三個角度提出了具體政策措施。 在市場載體方面,新“國九條”明確了多層次股權市場的體系結構,提出要壯大主板、中小企業板市場,改革創業板市場,加快完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在清理整頓的基礎上將區域性股權市場納入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從而加快多層次股權市場建設。 在市場主體方面,新“國九條”緊緊圍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一目標,提出了引導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履行好信息披露義務、增強持續回報投資者能力、規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行爲、鼓勵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完善股權激勵制度、允許按規定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員工持股計劃等政策措施。 在市場機制方面,新“國九條”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信息披露爲中心的股票發行制度。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企業併購重組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實現公司產權和控制權跨地區、跨所有制順暢轉讓。構建符合我國實際並有利於投資者保護的退市制度,逐步形成公司進退有序、市場轉板順暢的良性循環機制。 另外,構建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新“國九條”還要求完善公司債券公開發行制度,發展適合不同投資者羣體的多樣化債券品種,豐富適合中小微企業的債券品種,統籌推進符合條件的資產證券化發展。在符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完善債券品種在不同市場的交叉掛牌及自主轉託管機制,促進債券跨市場順暢流轉。鼓勵債券交易場所合理分工、發揮各自優勢。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13)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