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號,以下簡稱420號文)規定,自2002年11月1日起廢止運輸對等和經濟對等模式,要求“客滾船按照船舶到港先後順序輪班運營”,打破了當時瓊州海峽航運的表面沉寂。 “這個文件沒多久就搞不下去了。”海南交通廳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執行部令過程中,由於海南方船舶少,營運收入也不斷下降,於是他們不願意按部令規定配載,甚至提出要回到“經濟對等”的老模式。結果兩省航運企業在海上陷入僵局,配載矛盾惡化、運輸秩序混亂。海南方提出對廣東方船舶在本港口配載中採取制約和控制措施,廣東方也同樣採取制約措施不給海南船舶配載,兩岸輪渡企業就因利益不均矛盾凸顯出現“空放”。2005年,420號文被擱置,粵瓊雙方又協調研究出一種新的配載模式:兩岸實行“班次對等”的“1:1規則”,即廣東企業發一班,海南企業就發一班,並一直維持到2013年8月前。 去年6月,交通部將瓊州海峽輪渡運輸列爲32個重點整治項目,並委託珠江航務管理局牽頭,由兩省交通廳、海峽辦協調具體企業,制定規則。作爲整治結果,交通部發文要求,自2013年9月1日起實施新遊戲規則——“大輪班”模式。其方法是按海南19艘(編者注:去年底更新至20艘)、廣東27艘的比例“輪班運營,定點發班”。爲照顧海南輪渡企業利益,給予其3個“虛擬船舶”排班指標(旺季4個,淡季3個)。新模式實施不到兩個月後,由於兩省之間的利益紛爭,已經難以爲繼,違規配班、船舶裝卸延時,還有大量的船舶放空航行,當年“十一”黃金週瓊州海峽大面積癱瘓。 今年5月,珠江航務管理局印發《瓊州海峽客滾運輸服務質量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要求,瓊州海峽客滾運輸企業應嚴格按照公佈的班期時刻表運行,不得隨意更改班期,應準點開航和到港,全年客滾船正點率應不低於90%。此外,還規定從船舶配載開始至船舶開航的時間應不超過2小時。該《規範》於5月20日起試行。 海南省海峽辦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瓊州海峽客滾運輸已經比以前規範不少,沒有大面積滯留的情況了。兩省海峽辦已經頒佈了應急預案、瓊州海峽客輪運輸服務標準,同時還在研究相關監管方案,有望近日出臺。 根治矛盾任重道遠/ 實際上,粵瓊兩省海峽辦在這期間也常組織企業調解。 2011年3月,在兩地召開的協調會上,參會的6家航運企業中,就有5家強烈要求取消“經濟對等”,嚴格執行部令“大輪班”,但最終沒有達成共識。當年8月兩省海峽辦再度組織協調會議,港航控股提出,在1:1基礎上再在兩岸港口每天各給海南船舶安插4個班。 前述海南交通廳內部人士坦言,“海南方在運力和航道設置上都受一定限制,但港航控股佔據海南船舶的75%,經濟對等或者車輛對等是最好方案。而廣東方就認爲1:1的配載不合理,三家航運企業難以做到平衡。所以在2012年,廣東輪渡企業宣佈取消‘經濟對等’。” 時至今日,誰也不敢保證瓊州海峽擁堵的矛盾已被徹底解決。海南省海峽辦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海口秀英港出現混亂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港口受到單向航道限制,不具備支持“大輪班”的客觀條件。目前已經將外港的兩個泊位投入使用,在旺季時可緩解擁堵。“但這些都不算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我們已經在建設新的港口,預計明年投入使用。” 前述海南交通廳內部人士則認爲,廣東方在配載模式政策制定上有絕對的話語權,這對於海南企業有失公平。“廣東方有27艘船,海南只有19艘,但瓊州海峽是海南省的進出要道,一個省比一個縣的船還少,海南肯定不情願。” 他還指出,珠江航務管理局只是交通部下屬單位,對兩省的航運企業沒有行政管轄權,只能“委託管理”。“現在兩省海峽辦對航運企業的監管以自律爲主,相關法律法規存在空白,廣東省的法律管不了海南的船。另一方面,我們現在最多隻能處罰2000元,而企業違規插班拉一趟可以賺5萬,這點處罰無關痛癢。” 還有觀點認爲,造成瓊州海峽亂象的根源在於政企不分。海南省海峽辦一位人士認爲,目前國內不少地方存在碼頭與輪渡企業屬於同一集團的現象,短期內還難以改變。 “三個統一”是方向?/ 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廣東省瓊州海峽輪渡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林成認爲,搞好瓊州海峽,可以做到“三個統一”。 第一是監管部門的統一。比如像長江航務管理局,交通和海事都是由它管。據瞭解,長江航務管理局下屬長江海事局、長江航道局、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長江航運公安局等6個單位,負責長江干線航道、樞紐通航、通信、引航、衛生監督、水運規費稽徵等管理工作,還按規定管理長江干線水上安全監督和航運公安工作等。 “人家是監管部門高度統一,機構高度統一,監管的組織高度統一。”林成說。 第二是兩岸企業經營體統一。比如通過持股或者其他方式,將兩岸多家企業聯合起來。 林成說,按照廣東省交通廳的想法,大方向還是經營實體的統一。分兩步走,廣東這邊的企業先入股,再擴大到海南方面,組成一個股份制公司。 “一個是監管體制的統一,一個是經營體的統一,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林成說。 在上述兩種形式沒辦法統一之前,林成說,目前還有一個統一,就是必須要有統一的政策制度法規。既然有“大輪班”制度,卻沒有一個監督和保障的法規,所以交通部希望監管辦法儘快出臺。據他透露,現在監管辦法已差不多了,只是兩省交通廳還有些小意見沒有統一。 除了監管辦法以外,交通部還在加緊制定其他幾個方案。一是船舶在海上滯留的應急方案。二是完善壓港時的疏運應急方案。三是服務規範,進一步分工落實。 “這幾條措施出臺,對社會、對監管都有好處。”林成說。 邱國雄認爲,要維持瓊州海峽良好的運輸秩序,政府必須要完善制度,加強管理,不能由個別企業說了算。 珠江航務管理局運管處處長王平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於企業的整合,政府鼓勵他們按客滾輪發展要求去整合,“但是企業怎樣去談,我們不干涉,引導他們走向健康發展”,而作爲政府管理部門,其職責是爲市場公平競爭創造條件。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7)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