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3日 06:27 上面有政策,不付諸落實;政策未明確,更遲遲不行動。記者在基層採訪時發現,在改革過程中,基層一些地方出現的“坐等觀望”現象值得警惕。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明確國資國企改革、啓動資本市場改革、推動金融改革……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從年初開始,中央一系列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舉措密集出臺,彰顯了中央深化改革的決心和意志。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地方對貫徹落實改革舉措態度不夠積極,觀望等待遲遲不見動靜。即便是一些已經明確的改革方向,也存在着“議”了事,“決”了策,卻沒有“行”,沒有“效”。 改革“坐等觀望”暴露了一些基層幹部求當“太平官”的庸政惰政思想。面對需要解決的複雜矛盾和利益衝突的改革,往往望而卻步,不願主動作爲。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過去30多年的改革發展表明,改革的源頭活水來自基層,許多成功的制度創新都是在實踐中摸索創造出來的。當前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需要自上而下的宏觀制度設計,更離不開自下而上的羣衆創造實踐。只有依靠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的良性互動,才能爲新一輪改革闖出新路。而一些地方對改革的觀望等待不僅會制約地方和基層的探索改革空間,也使得頂層謀劃的改革遭遇“梗阻”,難以落地真正見效。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提出,着力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國務院也發出通知,部署對穩增長、促改革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全面督查。中央一再強調改革落地落實引人注目。“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改革離不開頂層設計和推動,改革需要基層行動力,更需防止基層“坐等觀望”。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3)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