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打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條條血脈
 
  
    2014年06月06日 18:53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金融服務實業是題中應有之意,但靠水漫金山式的資金投放扶持實體經濟的做法並不可取。由於當前我國融資結構的失衡,相當多的金融資源並未能有效進入實體經濟領域中去,相反流到了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市場、銀行拆借市場等投機性領域。此時如果全面放鬆貨幣閘門,不但對化解實體經濟融資困局效果不彰,相反還會加劇融資失衡現象,助推資產泡沫的膨脹。 
      有的地方資金洶涌,有的地方卻河道乾涸,在金融資源到實體經濟之間,存在着金融血脈未能有效打通的情況。這其中,有的是因爲金融市場不夠完善,以致通向大企業的融資血脈較爲暢通,而流向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毛細血管卻相對匱乏;有的是因爲資金過多地流向了高收益的投機性領域,導致傳統制造業行業的金融資源被擠佔,供血不足現象較爲普遍;也有的是因爲金融機構缺乏動力,以至於金融通向小微企業的水流流速過緩;還有的是因爲資金轉手的環節過多,以至於企業的融資成本節節攀升,不但融資難而且融資貴。 
      疏通動脈,釐清靜脈,唯有確保血液循環的每一個環節暢通無阻,才能夠讓新鮮營養的金融之血滋養經濟之軀的每一個細胞。而這就需要通過改革的方式,打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各條血脈、各條溝渠,不僅要打通乾渠,而且還要打通支渠、毛渠,使社會資金能夠順暢地流入到有需求的企業當中。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06)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