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0日 18:16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10日在上海召開的金伯利進程聯席會議上透露,我國已成爲世界第二大鑽石消費國和第四大毛坯鑽石貿易國。 在一些盛產鑽石的非洲國家,反政府武裝非法開採、銷售鑽石,以此籌措內戰經費,此類鑽石被稱爲“衝突鑽石”或“滴血鑽石”。爲遏制這種不法行爲,非洲一些國家發起“金伯利進程”,經聯合國通過後於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項制度規定,出口國必須爲出口的毛坯和半成品鑽石簽發官方證明,進口國政府在驗明出口國官方證書無誤後,方可准予進口。據統計,2003年至2013年,我國各口岸累計監管進出口毛坯鑽石5.34萬批次,重量46009.4萬克拉,貨值近366億美元。 會議充分肯定了金伯利進程證書制度在落實聯合國決議、遏制衝突鑽石、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國際鑽石產業發展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高度讚賞金伯利進程十多年以來所取得的發展和進步。 金伯利進程2014年度主席、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呼籲,金伯利進程大家庭應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繼續解決當前部分衝突地區的鑽石監管問題,同時不斷完善金伯利進程的各項規則與程序,加大對金伯利進程的宣傳力度,積極務實的推動進程發展。 金伯利進程34個成員、世界鑽石理事會、非洲鑽石出產國聯盟、鑽石發展倡議和民間社會聯盟等觀察員、部分國內外鑽石企業共300餘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0)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