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我國開啓老年瓣膜性心臟病“不開胸”治療新時代
 
  
    2014年06月06日 07:21
    
      6月3日上午,一位有腦出血史、暈厥史,還伴有呼吸衰竭的82歲患者在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成功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當天下午患者就開始吃飯。這是我國第一個經導管瓣膜病臨牀試驗項目的最後一例手術。而該臨牀項目的完成開啓了我國老年瓣膜性心臟病“不開胸”治療的新時代。
      這一臨牀試驗於2011年9月7日開始實施,是在863項目和“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支持下,採用國內自主研發的V EN U S-A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裝置,主要用於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外科不能手術和高危患者。
      該臨牀實驗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心內科專家高潤霖院士組織實施。項目共入選80例患者,年齡最大的92歲,20%以上超過85歲。目前已全部完成手術,其中成功77例,在國際上處於較好水平。
      高潤霖介紹說,心臟中有四個瓣膜,就像一道道門戶,保證血液的正常流動。主動脈瓣就是血液通向全身的“大門”,一旦它出現嚴重狹窄,血液就無法被順利輸送到全身,從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患者會出現乏力、反覆的胸痛或胸悶,嚴重時會發生暈厥,最終導致心力衰竭、甚至是猝死。
      20年前,我國心臟瓣膜病絕大部分患者是風溼性心臟病,但隨着我國老齡化加速,心臟瓣膜退行性改變成爲瓣膜病的主要原因。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吳永健說,瓣膜病的治療通常是傳統藥物治療和心外科換瓣手術兩種方法。而老年患者又常因年齡大、體質弱、病變重、合併疾病等禁忌,部分無法耐受心外科手術。臨牀流行病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一以上的高齡患者因合併症多未能接受手術治療。對於這些患者,新的介入心臟瓣膜置入術可以作爲一種有效的替代治療手段。
      據悉,臨牀試驗預計2015年6月完成全部患者一年隨訪,由我國自主研發的瓣膜有望在明後年上市。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06)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