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穩居世界第二
 
  
    2014年06月23日 06:48
    
       
      卡塔爾當地時間6月22日,中國大運河項目和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項目分別通過第三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爲中國第三十二項和第三十三項世界文化遺產。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的總數已達到47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 
      此次絲綢之路的成功申遺,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聯合申報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也是我國第一個跨國聯合申報世界遺產的項目。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祕書長杜越接受採訪時說,此次絲綢之路申遺內容包括從中國古代都城長安(今西安)到廣大中亞國家地區的大量文物、遺蹟、景點等,數量之巨,涵蓋之廣,世所罕見。這一項目申遺成功,必將進一步加強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的文化交流,擴大3國之間在文物保護方面的合作,進而密切3國人民、甚至整個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 
      此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大運河包括橫貫中國中東部地區的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運河,在春秋戰國、隋朝及元朝時期都曾經歷過大規模興建。依據歷史分段和命名習慣,大運河共包括10大河段。申報的系列遺產分別選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遺產點,包括河道遺產27段,總長度1011公里,相關遺產共計58處。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爲,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業革命前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土木工程項目。“活態”文化遺產是大運河遺產的顯著特徵。歷經2000餘年的持續發展與演變,大運河直到今天仍發揮着重要的交通、運輸、行洪、灌溉、輸水等作用。妥善處理好遺產保護與“活態”遺產持續利用是大運河遺產保護的一項重要內容。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3)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