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1日 17:17 記者10日從國家郵政局獲悉,目前快遞投訴已佔郵政行業投訴95%以上,針對服務低劣、失信社會的快遞企業,有關部門將實行“黑名單”制度。目前中國快遞協會正徵求《快遞行業失信警示制度》意見,完善後將盡快公佈。 據悉,中國快遞協會近日在北京召開了《快遞行業失信警示制度》和《安全自律公約》座談會,多家快遞企業法務工作負責人蔘加了會議。這是中國快遞協會繼快遞企業法律工作座談會和向部分快遞企業徵求意見後,進一步對《快遞行業失信警示制度》和《安全自律公約》進行討論的座談會。會上專家從章節、結構、設計等多個角度對《快遞行業失信警示制度》和《安全自律公約》進行研討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隨着網購的迅猛發展,近年來我國快遞呈爆炸式增長。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0.5億件,同比增長高達59.1%;然而,快遞業的超常規發展也帶來了業務監管的難題。據統計,今年4月,國家郵政局和各省(區、市)郵政管理局通過“12305”郵政行業消費者申訴電話和申訴網站共受理消費者申訴39451件,其中,涉及快遞業務問題佔總申訴量的95%以上。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今年4月份舉行的全國郵政市場監管工作會議上,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就提出,要落實快遞服務標準。要建立並實行快遞企業“黑名單”制度,對失信企業在行業內進行通報。 《快遞行業失信警示制度》等在廣泛徵求意見,顯示我國快遞“黑名單”制度已呼之欲出。中國快遞協會表示,對各方意見和建議,協會認真研究整理後,會盡快公佈《快遞行業失信警示制度》和《安全自律公約》。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1)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