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9日 05:39 自5月中旬開始一系列“微刺激”政策陸續落地,進入6月份之後“微刺激”政策的出臺呈現加速跡象,從中央對各地落實政策措施效果的重視也可以看出對此輪“微刺激”政策的重視程度。據此可以判斷,政策會成爲影響下半年A股市場的主導因素,而且這種主導效應不但體現在市場整體表現方面,更重要的是體現在行業和風格配置方面。 令人費解的是,此輪“微刺激”政策的實施並沒有帶來市場相應的積極反應,A股市場整體上依舊保持震盪格局,這與2012年底的那輪“穩增長”政策出臺後的市場反應形成鮮明對比。彼時隨着“穩增長”政策的實施,A股市場迎來歷時兩個月跨度的較大的反彈,銀行、地產成爲引領市場反彈的領頭羊;而此輪“微刺激”政策出臺後不但市場整體繼續以震盪走勢予以迴應,而且在行業和風格表現上傳統週期性行業依舊持續低迷,以創業板爲代表的成長性行業繼續良好表現。究其原因我們認爲,主要是由於此輪“微刺激”政策與上輪“保增長”政策有較大的差異有關。 一方面,政策出臺的時間背景有差異。上輪“穩增長”政策雖然也是在經濟持續下滑過程中出臺的,但是彼時的經濟增速距離政策底限尚遠,“穩增長”政策的出臺在很大程度上超出市場預期,因此市場有較強的政策效應;而此輪“微刺激”政策的出臺則顯得有些猶猶豫豫,對“微刺激”政策呈現出觀望和困惑也在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政策的着力點有很大不同。上輪“穩增長”政策的着力點依舊在於房地產產業鏈和大型企業,我們看到政策實施期間地產投資增速、房地產貸款增速,以及大型企業貸款增速顯著回升;而此輪“微刺激”政策的着力點則發生了很大變化,房地產行業無論在投資、銷售、價格還是新開工面積方面都繼續呈現下滑態勢,房地產及大型企業貸款增速也繼續保持2013年一季度以來的回落趨勢,相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增速卻呈現明顯回升勢頭。這顯示此輪“微刺激”政策並未以傳統週期性行業爲發力點,這就可以解釋爲何當前週期性行業依舊保持低迷的市場表現,市場指數也就不會得到明顯帶動。 從這兩方面的差異可見,此輪“微刺激”政策的目的不在於單純的“穩增長”,更在於調結構和促改革。這就意味着雖然“微刺激”政策的短期力度或許較以往要弱一些,但是政策持續的時間跨度會更長一些。因此,我們對三季度的A股市場持樂觀態度,而四季度隨着政策效應的逐漸衰減,市場中的風險因素會得到更多重視。在行業和風格配置方面,基於對“微刺激”政策着力點的理解,以創業板爲代表的新興行業的市場機會仍會遠多於傳統週期性行業。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09)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