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廣東國資改革失速
 
  
    2014年07月04日 06:54
    
       
      廣東高調宣佈啓動新一輪國資改革,已經過去了4個多月,實質性的動作寥寥。作爲地方國資改革的重頭戲之一,廣東國資改革被市場各方寄予厚望。然而,廣東國資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並沒有在預期中的6月底前出爐。 
      記者在近期的調研中瞭解到,廣東4萬億國資改革征途困難重重。在推動混合所有制的進程中,政府、國企、民企各懷心思,加之其間雜糅的利益固化、大門難進等等因素,使改革的硬骨頭越來越難啃,越來越難以下嚥。 
      “改革方案的初稿正在起草制定,在進一步完善、徵求意見以及上報廣東省委省政府後,2014年上半年有望正式出臺。”今年1月份,廣東省國資委高層就透露了時間表。2月19日,廣東省《關於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及《深化省屬企業改革實施方案》也正式進入了公開徵求意見的程序中。 
      時針轉到7月份,但預期於今年上半年出爐的廣東國資改革的頂層設計——廣東國資改革文件,並未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逾期出爐已成事實。 
      就在6月底,山西、江西、湖北等多個省份相繼出爐了進一步深化國資改革的文件。顯然,在此輪國企改革浪潮中,廣東國資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廣東是我國的國資重鎮之一,但國資的市場化運作步履蹣跚。 
      截至2014年5月底,在廣東省產權交易所掛牌的混合所有制項目金額爲1256.75億元,成交金額僅4.32億元。4億元的成交額相對於迅速膨脹的超過4萬億的廣東國資體量來說,顯然不足一提。廣東國資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仍有巨大空間。 
      6月30日,共有625家企業進行了IPO預披露,其中廣東地區的公司以118家高居全國之首。不過,來自廣東國資體系的公司寥寥無幾。 
      廣東國資委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力爭到2015年末,國資證券化率突破60%。而時間已經過去三年,廣東國資證券化率仍遊走在20%之下。 
      “新的國資改革文件中,仍保留了60%的證券化率目標,但時間點不是到‘十二五’末了,而是需要新一個五年去實現。”一位廣東國資委官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硬骨頭難啃也得啃。”知情人士說,廣東國資委正在着手對機制體制方面進行改革,以期突破目前改革困局。廣東國資委計劃9月底、10月初,從省屬企業裏面挑出50家公司進行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分別進行薪酬體制改革、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方面的試點工作。廣東國資委甚至還針對個別企業專門出臺改革意見,力度非常罕見。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04)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