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市場決定還需規則先行
 
  
    2014年05月22日 08:19
    
      翻檢中國改革開放歷史,市場規律的深入過程往往也是規則的確立歷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而遵循市場規律、發揮市場作用,必須規則先行。 
      爲什麼要規則先行 
      一個有序的市場離不開規則。當前,我國市場體系尚不完善,市場的開放性、競爭的公平性和運行的透明度都有待提高,在這種情況下發展市場經濟,以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尤其需要市場規則的確立。 
      沒有有效規則的市場運行,不僅造成透明度不夠,而且加劇了城鄉市場、區域市場發展的不平衡,凸顯了地區封鎖、市場分割和混亂的市場秩序。有些領域競爭規則和程序透明度低,在招標、採購、項目審批等方面,各種潛規則盛行,腐敗極易滋生,市場參與者的正當權益往往由於有效信息披露不足而被侵害。部分市場監管規則設置不清晰,執法者自由裁量權過大,存在選擇執法、重複執法、錯位執法或無人執法等情況。 
      價格是市場的信號,缺乏先行的規則,往往令信號失靈進而導致市場失靈。時至今日,仍能看到行政之手對產業的推動。比如,在產能已明顯過剩的情況下,仍有十多個省把鋼鐵、二十多個省把汽車作爲“十二五”時期的重點發展產業。在一些行政壟斷的領域,產品或服務仍採取政府定價方式,市場調節機制未能發揮應有作用,造成部分產品或服務的比價關係長期扭曲,上下游之間價格傳導不暢,真實的生產經營成本和效率狀況未能得到正確反映。扭曲的價格造成資源錯配、結構失衡、分配不公、粗放發展,推高了經濟社會發展成本。 
      規則的缺失,特別是保護性規則從制定到運行的缺失,也是導致創新體制機制滯後的重要原因。企業作爲創新的主體作用還沒有真正得到發揮,地方政府更多采取行政手段主導創新資金的分配,人爲干預企業的創新行爲,使得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隔絕的弊病難以根治。 
      種種基於市場規則所產生的問題,影響了市場對資源的配置,因此,必須加快市場規則制度體系的建立。 
      市場決定需要哪些規則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最重要的是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並確保其有效運行,這就需要通過在規則制定上進行頂層設計。筆者認爲需要注意如下規則: 
      環境規則。市場運行要有與之相應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很難相信在一個缺乏誠信、爾虞我詐的社會環境中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公平交易,因此要確保建立合理的市場規則,必須先確立和諧的環境規則。 
      運行規則。要有確保市場規則能有效運行的機制。任何規則都不乏投機者試圖在絕大多數人遵守規則的情況下,通過投機鑽營來取得非正當利益,如何有效制止這種行爲、如何確保規則的有效運行,僅靠市場交易參與者的自律及相互之間的制約是不夠的,必須通過公權力的介入,保證交易的正常運行。 
      法制規則。要有保證其運行的法律法規體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參與交易者在交易中地位平等,才能確保交易的平等,從而確保交易能連續進行。這不能只靠人與人之間的默契,必須通過某種方式給予固定,法律法規無疑是最合理的選擇。 
      監管規則。完全依靠市場交易參與者來完成市場規則建設既是緩慢的,也是不確定的。隨着壟斷的產生,依靠壟斷廠商建立的行業規則必然是維護其壟斷地位的。這就必須有一個超越各方的第三方來推動規則的建設,通過行業的自律和消費者的投票以及政府的監管,保證市場的公平運行。 
      市場決定如何制定規則 
      規則的制定是一個力量博弈的過程。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就需要在規則制定過程中尊重羣衆首創、尊重市場力量,始終按市場規律辦事。 
      市場規則制定首先要讓市場“說話”。規則的制定必須圍繞市場主體的需要來進行,不能閉門造車。由於市場規則是規範所有市場行爲參與者的,這其中既包括供需雙方,包括作爲仲裁者、監督者的第三方及政府機關,如果忽視任何一方的利益,規則就會變成“不平等”條約,必然在執行過程中被利益受損方所拋棄。因此,要保證規則的公平性,必須有市場主體的全面、全程參與。 
      市場規則制定需要“有形之手”發力。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在經濟轉型期,市場規則制定得越清楚,執行越得力,則市場上每一行爲主體的權、責、利越明確,越能在制度框架內得到法律的保護,人們對經濟中各行爲主體行爲方式的預期就越穩定,市場運行就越有秩序,經濟效率也就越高。此外,市場轉型不僅涉及規範和價值觀的轉變,還包括資源和權力的重新分配。一些利益受損的階層,往往對市場規則拼命加以抵制乃至破壞。這也要求政府在推行市場規則上發揮重要作用。即使在市場規則建立後,政府也不能放手不管。 
      規則的制定必須接受公開、透明的社會監督。市場經濟有其內在的運行規律,作爲一個系統也有着天然的內部平衡作用。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應該是確保這種內部平衡作用及時、有效地發揮作用,而不是取而代之。然而執行者是作爲個體的人,爲了保證執行人能夠始終保持公平、公正,就必須擴大監督的範圍和監督參與者,因此,政府主動做到管理行爲的全過程公開、透明,是市場規則制定執行的基本保障。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2)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