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小積分成就大生意 上海積分交易平臺掘機新藍海
 
  
    2014年06月10日 04:25
    
      互聯網金融創新正在爲積分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近日宣佈,一個全新的以交易所模式建制的“積分交易平臺”將在今年8月初正式上線運行。 
      通訊話費積分、信用卡積分、航空公司積分,如何讓老百姓積攢在手中的積分活起來,各盡其用,的確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以前積分的出現是作爲服務業讓客戶持續使用一項服務、提高客戶忠誠度及差異化定價的手段。”據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呂廷傑介紹,客戶所希望的是,當每個人手中持有大量積分的時候,能否將移動通訊的積分換成航空機票?將航空公司的積分換成上網流量?而這也是虛擬的“積分交易”出現的基礎。 
      “今後,消費者的積分可以在積分交易中心簽約商戶中消費,如在一家簽約餐廳消費500元,消費者可拿出通訊或信用卡積分抵扣一部分費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積分交易中心總經理陳海表示,積分的用途將會全面覆蓋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通訊、休閒娛樂、投資理財、培訓教育、醫療保健等領域。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瞭解,該積分交易平臺結合互聯網思維,通過技術手段提升和優化積分交易的手續和流程,並且從產品和商戶的源頭進行深入合作,減少中間環節。 
      與此同時,積分的多面性將使積分交易產生共贏格局。對積分發行商來講,積分是對客戶的一種或有負債;對商戶來講,積分是有某種消費潛力的客戶;對消費者來講,積分是權益、是利益。積分發行商的成本轉換成商戶的客戶來源和營銷成本的降低,而商戶將降低的營銷成本讓利給消費者,從而各取所需,物盡其用,實現多贏。 
      “能否找到用以積分兌換的等價參照物和平臺,也是至關重要的。”呂廷傑強調。 
      隨着社會生活的積分領域越來越寬廣,僅以信息消費市場爲例,隨着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用戶的增加,今年來我國的信息消費市場潛力越來越大。 
      工信部數據顯示,預計到2015年信息消費規模將超過3.2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並同時帶動相關行業的新增規模,其中基於互聯網的新型消費規模將達到2.4萬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 
      “每一個積分持有人將實現更多的市場化選擇,由平臺整合資源後,提供多樣化服務。”一名業內人士表示,通過這樣一個信息交流的大平臺,以積分爲媒介,通過信息流轉、電子訂單、電子支付、O2O、網絡社交等各種環節使更多積分進入產業鏈條,從而進行各種消費。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0)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