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3日 01:31 溫州金融改革又邁出重要一步。作爲浙江溫州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溫州市首單定向集合資金成功募集完成。 來自浙江省溫州市金融辦的的消息稱,日前,溫州中安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已經完成3000萬元定向集合資金的募集,並順利實現對民營醫院溫州東華醫院的投資,已完成資金交割。 昨日(5月22日),溫州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溫州金改辦)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溫州東華醫院定向集合的完成具有象徵意義,是繼民間借貸備案登記、定向債之後的第三條融資渠道。 首單投向民營醫院 “這次參與認購的全部是個人投資者,有22戶,資金會全部投向溫州市東華醫院。”溫州中安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總經理陳明鋒對當地媒體介紹,在拿到通知書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公司即完成資金籌集。 溫州金改辦上述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風險控制上,溫州東華醫院的定向集合資金的募集還採取了民間資本管理公司自身引導資金的投入和優劣級別的安排。 記者獲悉,就中安民資管理公司這次募集的3000萬元中,外部個人投資者的2000萬元是優先級,中安民資管理公司自己出資的1000萬元作爲劣後級,投資到期後將按照優先級本金、優先級收益、劣後級本金的順序進行清算。 溫州金改辦上述負責人說,雖然溫州作爲國內民營醫院的試點城市,但這家民營醫院由於其房屋產權複雜、抵押物缺乏等因素,很難從正規的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所以採取了定向集合資金的形式進行融資。 上述負責人認爲,溫州市東華醫院本次定向資金具有象徵意義,作爲繼民間借貸備案登記、定向債之後的第三條融資渠道,以直接融資的方式解決了一些實體企業,以及初創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除溫州中安民資管理公司,首批獲得募集定向集合資金受理通知書的還有瑞安華峯民資管理公司,目前該公司1億元定向集合資金正在募集,主要投向保障房等政府鼓勵的特定項目。 上述負責人稱,定向集合資金模式可以解決無法從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取得信貸的融資難問題,是溫州金改的創新,通過這些方式可以將民間小、散遊資聚集起來,轉化爲有效的社會資本,切實解決小資本與大項目、大資本與小企業的對接問題。也是對實體企業以及初創型企業融資信貸的有力補充。 搭建民間資管平臺 對於這種由溫州金改獨創出來的定向集合資金模式,其載體卻同樣值得注意。 溫州金改辦表示,目前溫州全市開業民資管理公司共有11家,其產生主要是結合溫州當地的投資人和融資人的特色,適合溫州本土草根民間金融發展的需求,“起着小資本、大項目平臺對接的作用。” 對於這些民間資本公司的功能,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曾在微博上表示,希望這一新型“民間資本營運公司”能夠走出一條民間資本規範化、陽光化之路,搭建一箇中小企業融資與民間資本投資的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民間資金管理公司除了可以對外募集資金融資外,還可以對外借款。 按照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以及《實施細則》要求,民間資金管理企業應當按照審慎經營原則,制定對外投資決策、風險控制以及財務管理等制度。 不過,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儘管上述《條例》設計了定向債券融資和定向集合資金,但企業的融資成本仍需要進一步降低。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3)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