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失衡的“第五代”
 
  
    2014年06月10日 04:18
    
      失衡的“第五代” 
       
      《黃土地》劇照 
      一九八四年,在經過了近一年的嚴格審查後,電影《一個和八個》終於登上大銀幕。導演張軍釗、攝影張藝謀、編劇張子良……當時的人們或許不會想到,這些年輕的名字從那一刻開始,匯聚成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無法被忽視的巨大浪潮。 
      同樣是一九八四年,《黃土地》公映。迥異於從前的影像風格和敘事方式,蒼茫的黃土地上翠巧令人哀嘆的命運,又將導演陳凱歌和攝影張藝謀推到了臺前。 
      第五代導演——這個在此後三十年內主宰了中國影壇的名字,就此登上電影舞臺。第五代導演特指一九八二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的一批學生,以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張建亞等爲代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他們創作出了《黃土地》《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經典之作,並屢次在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上斬獲國際大獎。而隨着製片廠制度的瓦解,引領中國電影商業化浪潮的第五代導演也遭遇了更多的質疑。 
      2014年,正值第五代登臺30週年。“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回顧和梳理第五代導演及其作品的時間節點。”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張藝謀今年推出了新作《歸來》,而陳凱歌的新片《道士下山》也將與觀衆見面。三十年風雨之後,第五代依然備受關注與爭議。 
      將於6月14日開幕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特別設立了“吳天明與第五代導演”回顧展,紀念今年去世的第五代導演“精神教父”吳天明的同時,放映《黑炮事件》《孩子王》等六部第五代代表作。 
      第五代導演成長於“文革”的大背景下,青年時代被改革開放的歷史洪流裹挾前行。傳統的電影語言已無法滿足他們表達與傾訴的慾望。“無論是《一個和八個》還是《黃土地》《菊豆》,他們是本土的,又似乎回到了歷史。他們關注在中國強大的歷史傳統和舊的制度下個人的命運。但是他們通過這些故事,要揭示的問題其實是富有現代性的——對個人自由的尊重和追求。”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陳犀禾這樣解釋。 
      無論是電影語言上的突破,還是商業上的貢獻與嘗試,第五代留給後來者的教益和啓示,值得一直挖掘下去。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0)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