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大宗商品“中國因素”漸行漸遠
 
  
    2014年06月18日 14:17
    
      伴隨着中國對大宗商品進口量的下滑,波羅的海乾散貨運指數(下稱“BDI”)指數自上週二突破1004點後,一路暴跌至6月16日的880點,創12個月以來的低位,其年內跌幅超過60%,創歷史同期最差。 
      與此同時,普氏指數62%和TSI指數6月16日雙雙跌至89美元,這是2012年9月以來,鐵礦石指數首次跌破90美元。作爲大宗商品走勢的“信號燈”,BDI指數四連陰無疑給大宗商品反彈前景再度蒙上陰影。 
      中國需求推力不再 
      BDI指數衡量的是鐵礦石、水泥、穀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由於幹散貨航運主要體現的是全球初級產品的需求,BDI被視爲經濟的領先指標。 
      在安信期貨研究員何建輝看來,BDI指數大幅下跌一方面受其本身運力過剩影響,另一方面則由於中國對大宗商品進口量的下滑在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積壓、煤炭市場需求不振的情況下,BDI指數下跌反映了市場的悲觀預期。 
      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前5月我國鐵礦石進口38266億噸,同比增長19%。其中,5月進口鐵礦石7738萬噸,環比減少601萬噸,同比增加12.9%。此外,今年前5月我國煤炭進口13488.8萬噸,同比減少0.9%。其中,5月進口煤炭2401萬噸,環比減少310萬噸,同比下降12.9%。 
      “今年以來有兩大因素導致了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仍然十分疲軟:一方面是過剩產能去化,另一方面是房價下滑和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因此螺紋鋼、煤炭、鐵礦石和玻璃等相關期貨品種價格均已接近或達到上市以來的最低水平。”南華期貨宏觀研究中心副總監張靜靜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6月16日,普氏指數62%和TSI指數齊齊跌至89美元,這是2012年9月以來,鐵礦石指數首次跌破90美元。華泰長城期貨分析認爲,普氏指數的加速下跌,反應了我國粗鋼增速減緩、對鐵礦石需求增速減速的中期鐵礦石供過於求的情況;也反映了港口鐵礦石庫存過高短期供過於求的情況。 
      “鐵礦石運輸需求是影響BDI指數走勢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青島港事件通過影響保稅區鐵礦石貿易進而傳導至BDI指數下跌。”徐邁裏告訴記者,近期青島港重複質押事件持續發酵,如果事態進一步擴大,無疑將造成保稅區鐵礦石、銅等大宗商品的拋售熱潮,也將對其進口形成明顯抑制。  
      預警“階段性蜜月” 
      5月下旬以後,經濟基本面暖風頻吹,而實現7.5%的GDP增速目標的消息,亦令不少投資者感到振奮。申銀萬國證券分析認爲,種種跡象顯示並確認中國經濟似已進入階段性蜜月期。 
      國家統計局上週五公佈,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5%,1-5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2%。“短期來看,受到政策本身和更多政策預期的影響,加之市場流動性較爲寬裕,我國經濟確實進入階段性蜜月期。”光大期貨有色金屬研究總監徐邁裏認爲。 
      一般而言,BDI指數是全球經濟的縮影,受中國等工業大國宏觀經濟影響極大。長期來看,BDI走勢和銅、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具有一致性。然而,當前來看,中國經濟的短期企穩和BDI指數的持續暴跌形成反差。 
      “2012年以前,BDI往往作爲商品價格的先行指標,不過2012年之後,兩者關係出現了一些變化,如BDI與螺紋鋼二者的關係逐漸變爲同步,BDI甚至偶爾滯後於螺紋鋼。其中隱含的內在邏輯在於中國經濟增速的變化,即隨着中國經濟降速,全球市場更多地在看中國經濟的臉色。”張靜靜說。 
      不過徐邁裏指出,中國經濟宏觀層面的改善並未傳導至工業領域。首先,工業相關企業流動性仍然十分緊張;其次,工業相關企業利潤並未明顯改善;最後,工業品價格依然表現低迷。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仍處於增速下滑階段,結構調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並不宜盲目樂觀。 
      何建輝亦持相對悲觀的看法。他認爲,“BDI指數下跌說明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正在收縮,以中國爲首的進口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正在不斷下滑,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國內市場的供需環境正在不斷惡化。”  
      “權重商品”或持續低迷 
      業內人士認爲,政府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效力逐步顯現,國內經濟正在呈現企穩跡象,這有益於市場恢復信心;然而“微刺激”還無法形成經濟反彈預期,隨着經濟增速放緩導致需求增速將明顯回落,短期內大宗商品難言見底。 
      何建輝指出,在經濟增速特別是投資增速系統性下滑的背景下,工業品需求前景不容樂觀。隨着產能過剩與需求下滑導致供需失衡不斷加劇,未來鋼鐵、煤炭、水泥等行業仍面臨巨大的去產能壓力,而且在行政手段失靈的情況下,價格下跌仍是淘汰過剩產能最有效手段。預計未來商品市場農強工弱的局面仍將延續。 
      “去產能、房地產調控以及結構調整等大方向並沒有變,只是不同時期主次要矛盾會略作調整。因此黑色系等工業品短期反彈可期,而中長線看多則不具備條件。”張靜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年內仍有做空貴金屬機會,若美聯儲本週沒有激進舉動,預計國際黃金本輪止跌於1200美元附近,隨後反彈,但隨着2015年底加息預期的釋放,四季度一年期美債價格應有明顯下挫,屆時貴金屬價格重心有望再次下移,國際黃金可看至1000美元附近;二是化工品不宜追高。儘管有限產提振,但在大環境不景氣的狀況下繼續攀升概率有限;三是目前仍處於工弱農強格局,但前期跌幅過深的黑色系或在三季度微刺激作用下出現短期看多機會。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8)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