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6日 08:24 國家外匯管理局25日表示,爲支持外貿穩定增長,促進和規範外匯衍生產品市場發展,今後將增加外匯產品,簡化市場準入,對各類衍生產品業務實行統一的一次性准入管理。 外匯局表示,銀行對客戶辦理衍生產品業務,應當堅持實需交易原則。與客戶達成衍生產品交易前,應按照“瞭解你的客戶”、“瞭解你的業務”和“盡職審查”原則,保障外匯衍生產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匯率風險管理。 外匯局稱,將以外匯期權爲重點豐富匯率避險工具,支持銀行在普通歐式期權和實需交易前提下,對客戶開展買入或賣出以及組合等多樣化期權業務。此外,增加貨幣掉期業務的本金交換形式,豐富產品功能。同時簡化市場準入,對各類衍生產品業務實行統一的一次性准入管理,降低外匯期權業務的准入門檻,下放管理權限,簡化銀行分支機構准入管理,大力推進簡政放權。 外匯局表示,衍生產品業務監管基本原則將前移和內化至銀行內控管理中,引導銀行合規、審慎開展衍生產品業務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外匯局重點加強對銀行的事後和內控檢查。 另外,商務部決定自2014年6月23日起將進口關稅配額管理農產品加工貿易第二次及以上延期審批權下放至省級主管部門,旨在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貿易環境。 這項審批權所涉及的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包括:小麥、玉米、大米等糧食,以及食糖、棉花、羊毛和毛條。審批權下放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商務主管部門。企業相關的延期申請不再報送商務部,由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辦理延期手續。 商務部通知稱,此舉是爲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精神。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嚴格按照《加工貿易審批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進行審批,同時,加強對進口關稅配額管理農產品加工貿易業務的後續跟蹤監測,控制管理風險。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6)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