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地方鬆綁樓市或源於土地財政痼疾
 
  
    2014年05月07日 07:01
    
      近期多地政府爲房地產市場鬆綁的動作頻頻,顯示出“土地財政”在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的主角地位依舊穩固。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房地產市場降溫,導致地方財政逐漸出現問題,這種情況下,放開部分調控就成了地方政府拉動經濟的最常用措施,也是短期效果最明顯的措施。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達到1.08萬億元,同比增長40.3%,而同期地方本級財政收入達到1.95萬億元,賣地收入與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比例達1:1.7。 
      不久前發佈的“23省(市)土地財政依賴度”排名也顯示:土地財政依賴度超過50%的省市包括浙江、天津、福建、海南、重慶、北京,其中浙江和天津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度超過60%,說明這些省市的經濟結構問題相對比較嚴重,過度依賴土地財政來支撐整體經濟。 
      “一旦土地市場出現波動,就會對這些省市的經濟產生巨大影響。”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浙江爲例,雖然原有的經濟基礎較爲雄厚,如民營經濟較爲發達,但是近些年實體經濟增長緩慢,貿易也受到人民幣升值以及電商的影響;加之戰略性新興產業尚未興起,原有實體經濟增長乏力。兩面夾擊下,地方經濟轉型開始面臨壓力,這就導致地方政府財政趨緊,對房地產依賴度上升。 
      專家表示,與中央政府相比,沒有發債權的地方政府面臨的“財政焦慮”更爲嚴重,說明財稅體制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地方政府的財權和事權不統一,導致很多地方只能依靠賣地推動地方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土資源部再提全面實施不動產登記制度釋放積極信號:從2014年開始,用3年左右時間能夠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用4年左右時間能夠運行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形成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 
      “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有利於房產稅等長效機制的建立,而確立以房地產稅爲主體稅種的地方稅體系,有利於形成穩定的地方稅收體系的收入流量,從而降低政府對土地財政的短期依賴。”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說。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07)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