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6日 08:18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做好糧食收儲和倉儲設施建設工作,研究決定完善農產品價格和市場調控機制,確定促進產業轉移和重點產業佈局調整的政策措施。 會議指出,今年夏糧豐收已成定局,做好糧食收儲既是當前緊迫工作,也是長期任務,事關重大。要多措並舉,加強收儲和倉儲設施建設,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會議認爲,更多發揮市場作用,完善農產品價格和市場調控機制,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會議確定,一是在保護農民利益前提下,推動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和農業補貼政策逐步向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轉變。從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種推進補貼試點,當產品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補貼農民,保證農民基本收益;當產品市場價格升高導致物價總水平上漲過快時,補貼低收入羣體,保障基本民生。二是明確政府責任。中央政府重點調控穀物、棉花、油料、糖料等,其他農產品主要通過市場調節,地方政府也要承擔穩定市場的責任。三是在保證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基礎上,發揮好進出口和國家儲備調節市場供求的作用,防止農產品價格過度波動。 會議指出,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引導東部部分產業向中西部有序轉移,對於促進區域梯度、聯動、協調發展,帶動中西部新型城鎮化和貧困地區致富,拓展就業和發展新空間,推動經濟向中高端水平躍升,具有重大意義。要突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做好政府引導,讓調結構和穩增長、惠民生互爲助力。一要營造承接產業轉移的良好“硬環境”和“軟環境”。加大薄弱環節投資力度,加快改善中西部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礎設施,強化財稅、金融等服務,做好人才開發和產業配套。二要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注重政策引導,促進東部地區產業創新升級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加工組裝產能向中西部轉移。結合“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建設,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三要發揮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強化資源型產業佈局導向。有序推進西部煤炭和現代煤化工、西南水電、北方風電、沿海造船等基地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除熱電聯產外禁止新建燃煤發電等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四要深化產業國際合作。在西部地區建設向西開放產業平臺,支持優勢企業到境外開拓市場。五要實施差別化區域產業政策,切實保護環境,節約集約用地用水。通過產業轉移和佈局優化促進中國經濟提質升級、行穩致遠。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6)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