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國內五碳交易試點首次履約三延期
 
  
    2014年07月02日 07:31
    
      在國內現有的七個試點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5處迎來首個履約期。但僅有上海、深圳試點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履約,其他三地均延後。
      北京碳市場於6月27日正式結束履約,但未公佈最終的履約情況。此前,根據北京市發改委發佈的《關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北京試點的履約時間爲6月15日之前。6月18日,北京市發改委又發佈了《責令重點排放單位限期開展二氧化碳排放履約工作的通知》,並公佈了257家未按規定完成履約企業的名單,而北京試點納入的企業共有490家,履約率未達一半。
      6月30日,上海和深圳兩地履約完畢。上海市發改委分別發佈公告稱,上海碳市場191家企業已100%履約。
      與此同時,截至6月27日上海市清繳期最後一個交易日,該市碳市場累計成交量155.3萬噸,累計成交額6091.7萬元,在尚未引入機構投資者的情況下,成交量在今年設有履約期的5個試點省市中位居首位。
      6月30日也是深圳碳交易履約期的最後一天。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於當日發佈消息稱,截至2014年6月30日23時,該市已有629家管控單位通過註冊登記簿系統提交足額配額,完成履約義務;並公佈了履約企業名單。深圳納入碳交易的企業共有635家。
      截至6月27日,深圳碳市場配額成交量1494081噸,成交額103734919.15元。
      根據深圳市發改委6月12日公告,未按時足額提交配額履約的碳交易管控單位(下稱“違約單位”)將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天津和廣東分別將履約最後時間推遲至7月10日和7月15日。
      截至6月27日,廣東省已有195家控排企業完成有償配額競買,佔全部控排企業的97.5%。
      廣東是中國七大碳交易試點省市中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在配額分配環節採取部分配額有償競買的試點。廣東碳交易試點首年規定控排企業須先購買3%的有償配額,才能獲得其餘97%的免費配額。
      截至6月25日,廣東共舉行五次配額有償拍賣,累計成交量爲1112.3339萬噸,成交金額6.6740億元。廣東碳市場(含5次有償配額競價和二級市場交易)累計成交量1170.1340萬噸,總成交金額7.0211億元,分別佔全國各試點碳市場總和的55.41%和69.10%。
      天津市場在6月23~27日一週創成交量紀錄,共成交26028噸,但企業具體的履約情況仍未公佈。
      國內低碳智庫創始人仝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延遲履約期反映了企業參與交易的積極性不夠。接下來,各交易所要考慮的是如何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又避免機構和投資者把價格炒得過熱,導致企業成本高。
      不管怎樣,試點的意義在於找到更合理的機制和措施,爲全國性碳交易市場的開展找到經驗。
      2013年以來,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湖北、天津、重慶7個省市開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總量規模近8億噸,覆蓋企業約2200家,配額量佔各地區排放總量的30%~40%,試點期至2015年結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02)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