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4日 14:08 由全國政協人口環境資源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礦業聯合會牽頭組織的資源型城市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專題研討會日前在山東棗莊舉行。經過研討,與會代表建議,應延長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期限,產業佈局和重大項目應更多向資源型城市傾斜。 會上,全國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祕書長、原地質礦產部部長、中國礦業聯合會名譽會長朱訓在回顧礦業城市轉型發展的歷程後表示,資源型城市的主體是礦業城市,礦業城市因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其轉型是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他認爲,礦業城市轉型說到底是產業結構的轉型,因爲它需要尋找和培育資源的替代產業,用非礦產業替代礦業產業,同時還需要解決礦業城市的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因此,其轉型又是一個漫長而又複雜的過程。他指出,以發展非礦產業實現礦業城市轉型要因地制宜,同時也不排斥礦業的繼續發展。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關鳳峻表示,礦業城市在資源枯竭型城市中所佔的比重很大。由於體制、歷史和管理等方面原因,我國礦產資源開發一直處於比較粗放的狀態。礦業在做出貢獻的同時,其開發和利用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日益凸顯。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礦山地質環境的治理問題。對此,他還將近幾年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的模式做了推介。 會上,來自棗莊、白銀、阜新、焦作、蘭州等礦業城市的代表交流了各自城市轉型的經驗,並就資源枯竭型城市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來自國家發改委、住建部、中國科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單位相關領域的專家針對我國礦業城市轉型歷程、做法、成效及下一步工作重點進行了探討。 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王家華,中國礦業聯合會專職副會長兼祕書長陳先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中國礦業聯合會礦城工委祕書長雷涯鄰以及來自全國地學哲學委員會、中國礦業聯合會礦業城市工作委員會的相關專家,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及棗莊市人民政府的相關領導出席了會議。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4)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