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1日 09:46 兩個月前,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向港交所發出申訴信,稱中國金槍魚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使用過時數據。 12月9日,中國金槍魚產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IPO狀態已爲“撤回”。 因爲環保組織的質疑,一家原本打算在香港上市的遠洋漁業捕撈公司撤回了IPO(首次公開募股)。 12月9日,港交所發行人相關資料顯示,中國金槍魚產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金槍魚公司”)的IPO狀態已爲“撤回”。 中國金槍魚公司原定於9月18日進行公開招股,於9月30日在香港正式上市。計劃募資1億-1.5億美元,用於擴大船隊、建設加工產業、開發中國銷售市場。 兩個多月前,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向港交所發出申訴信,稱中國金槍魚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使用過時數據,以降低該公司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上的業務風險。 金槍魚捕撈數據引質疑 中國金槍魚公司成立於2000年,其在中國的子公司——大連遠洋漁業,主要從事超低溫高端金槍魚遠洋捕撈。 金槍魚是一種經濟價值和使用價值頗高的洄游魚類,常見的金槍魚主要包括,藍鰭金槍魚、大眼金槍魚(大目金槍魚)、黃鰭金槍魚、長鰭金槍魚和鰹魚,其中鰹魚是捕撈量最多且較爲低端的品種。 一位業內人士以上海市場爲例告訴早報記者,不同品種的金槍魚價格相差懸殊。一片普通鰹魚製成的壽司,價格僅爲10多元。而在高端的日本料理店,一片藍鰭金槍魚製成的壽司,價格高達200元。 由於漁業資源的緊張,越來越多的國際漁業發展組織要求對金槍魚等漁業資源,採取保護性開發。 公開報道顯示,全球有17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對金槍魚等有經濟價值的洄游魚類進行管理。每年,區域漁業管理組織通過漁業資源配額體系向各成員國分配捕撈限額,以此約束和管理各國在公海的捕撈行爲。 目前,有關金槍魚捕撈的國際公約主要有《中西部太平洋高度洄游魚類種羣養護和管理公約》(WCPFC)、《大西洋金槍魚養護國際公約》(ICCAT)及《美洲熱帶金槍魚委員會公約》(IATTC)。 中國金槍魚公司的招股書稱,根據IATTC與ICCAT分別於2013年、2010年進行的資源評估,大目金槍魚在兩大海域要麼並未遭到過度捕撈,要麼過度捕撈已不復存在。而WCPFC於2011年進行的資源評估,雖指出“出現大目金槍魚資源過度捕撈現象”,但大目金槍魚資源未被過度捕撈。 針對上述表述,綠色和平當時指責說,根據WCPFC科學委員會於7月25日發佈的大目金槍魚數量評估,大目金槍魚數量已達“警戒線”水平,需要立即停止捕撈以恢復其數量。 招股書顯示,中國金槍魚公司在中西部太平洋、東部太平洋和大西洋擁有一支由24艘漁船組成的遠洋艦隊,2014年前三個月,其捕撈的兩種高端金槍魚大目金槍魚和黃鰭金槍魚的收益佔比高達96.3%。 國內金槍魚消費量提升 近年來,中國金槍魚產業發展迅速。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這主要是基於日本遠洋捕撈產業轉移、中國人均消費量提高和中國金槍魚產業縱深化三方面原因。 根據報告,2009年全球金槍魚產量達約670萬噸,中國金槍魚產量僅爲11萬噸,佔比不足2%。但2001-2012年,全球金槍魚捕獲量複合年均增長率約1.85%,而中國達32%。 報告稱,2006年至今,國內人均金槍魚消費量正在快速提升。2006年,國內人均金槍魚消費量爲1.52克,2013年達到8.23克。 不過在A股市場上,目前僅有兩家遠洋漁業公司從事金槍魚捕撈。一家是農業央企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旗下的中水漁業(000798),一家是上海水產集團旗下的開創國際(600097)。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早報記者,國內金槍魚圍網業務排在前三的分別是開創國際、浙江遠洋以及規模相當的中水漁業與遼寧漁業。 資料顯示,開創國際金槍魚圍網船隊有10艘,主要在中西太平洋海域進行金槍魚捕撈,年產量達6萬噸。其捕撈的金槍魚魚種主要是鰹魚,也包括少量大目金槍魚和黃鰭金槍魚。 中水漁業的金槍魚捕撈船隻則達到43艘,其2014年上半年營收中,金槍魚佔比超過一半,爲52.23%。 早年,這些遠洋捕撈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往國外。近兩年,兩公司都在加大國內金槍魚市場的開發力度,開創國際還制定了“產品回國”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