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取消手機漫遊費不能一拖再拖
 
  
    2014年07月10日 11:32
    
      隨着京津冀一體化的加速推進,要求打破電信市場地域壁壘、取消漫遊費的呼聲再起。
      據媒體報道,最近,北京、河北與天津三地消費者協會聯合致函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建議“逐步降低並直至取消京津冀地區長途及漫遊通訊資費”。
      國內的漫遊業務最早於1991年推出,按照當時郵電部的規定,漫遊通話費每分鐘1.10元。當時,我國移動通訊事業處於起步階段,通信投入的成本很高,再加上要維護東西部的平衡發展,對跨地區使用手機的用戶收取漫遊費成爲一種補償手段。
      國內收取高昂的漫遊費一直飽受爭議,消費者要求參照其他國家的做法,呼籲營運商停止收取漫遊費。目前,許多國家都沒有這項收費,比如,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根本沒有漫遊費一說,哪怕走遍全境,也不會多收一分錢。
      2008年年初,當時的信息產業部和國家發改委對漫遊費上限進行評估,併發布了《關於降低移動電話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標準的通知》,對計費調整進行了統一的規定。根據新的漫遊結算標準,在手機國內漫遊狀態下,主叫統一降爲每分鐘0.6元,被叫降爲每分鐘0.4元。
      雖然漫遊費有所下降,但調整方案中未明確觸及漫遊的成本問題,離消費者期待的大幅下降甚至取消漫遊費仍有很大的距離。漫遊費依舊是國內運營商主要業務收入之一。據媒體披露,漫遊費帶來的收入佔國內運營商收入的10%—20%,是其利潤的主要來源,可以說是運營商難以割捨的一塊“肥肉”。
      對運營商來說,通過二十多年收取高額的漫遊費,網絡建設成本已經收回,再收取漫遊費的理由已不存在。電信專家認爲,現在國內手機漫遊的成本“幾乎爲零”,手機漫遊的全過程,不過是由網絡傳送幾個由計算機自動生成、比普通電子郵件還簡單的信息。對於同一個運營商不同屬地企業之間的長途、漫遊費用,實際是企業的內部交易,是人爲設置的“技術障礙”,而不是客觀存在的技術難題。
      目前,3G通信網絡日益成熟,微信等互聯網OTT(是“OverTheTop”的縮寫,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技術不斷涌現,加上4G牌照發放,國內通信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三大運營商在3G、4G業務中大都取消了漫遊費,不過在傳統的2G通信中還維持着這項收費。
      三大運營商之所以不願放手2G業務中的漫遊費,是因爲在這一領域它們處於寡頭壟斷,互聯網新技術難以形成衝擊。此外,與3G、4G相比,2G缺乏足夠的數據業務收入支撐,語音成爲運營商的重要利潤來源,因此,運營商不願鬆開“到嘴的肥肉”。
      運營商仗着壟斷優勢,並不願取消“成本幾乎爲零”的漫遊費。在目前競爭主體不能引入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監管部門出手干預,糾正“市場失靈”。對此,歐盟的經驗值得借鑑。
      歐盟降低移動漫遊費的努力始於2007年,這既是迴應消費者對降低昂貴漫遊費的呼聲,也是實現歐盟統一市場的需要,希望消除“商品、人員、服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障礙,促進歐洲的繁榮,而手機漫遊費是歐盟統一市場建設中一個刺眼的“看得見的邊界”。
      自2007年以來,歐盟立法機構一直尋求降低、取消漫遊費。2012年,歐洲議會表決通過歐盟成員國之間手機數據漫遊的限價提案。今年4月,歐洲議會經過表決,以壓倒性多數投票通過了在歐盟區域內停止收取漫遊費的提案。根據該提案,2016年將在歐盟28個成員國範圍內停止漫遊費。
      應該說,歐盟涉及衆多國家,其電信市場改革的難度,恐怕要比中國大得多。歐盟在取消漫遊費的改革過程中,不斷受到運營商及其利益代理人的反對,而之所以能不斷向前推進這項工作,就在於歐盟立法、監管等部門實現歐盟統一市場的決心。
      眼下,中國正進行新一輪改革。就電信市場而言,4G牌照的發放、京津冀一體化等舉措,正給電信改革帶來契機。中國不妨效仿歐盟,一方面進行電信市場的結構性改革,引入競爭,打破壟斷;另一方面儘快制定降低直至取消漫遊費的時間表,進一步實現電信市場的全國統一。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10)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