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方目標有法律約束力
 
  
    2014年11月14日 14:18
    
      中國國家發改委高層今天公開表示,中美日前簽署的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對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發出了強有力的信號,並且中方提出的目標經過人大批准後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今天在該機構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11月12日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之後,發表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聯合聲明發佈的時間選擇得非常好,它是在APEC之後美國總統訪華時,同時也是在12月初在祕魯利馬即將召開第20次聯合國氣候變化締約方會之前,議,此時中美發表了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應該說是對國際社會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多邊進程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 
      根據日前簽署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峯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峯,並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解振華對此表示,中美兩國一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又是兩個最大的經濟體,還是兩個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兩國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佔全球的40%以上,雖然我們發展階段不同,我們的國情不同、能力不同、歷史責任不同,如果中美兩國在這個基礎上達成共識,共同宣佈各自應對氣候變化的強有力的行動目標,無疑對整個氣候變化的多邊進程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也表明了兩國政府、兩國人民對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挑戰作出了我們自己的貢獻。 
      針對這次公佈的減排目標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解振華表示,中方確定的2020年之前的目標是經過全國人大批准的,是有法律約束力的,“確定2020年之後的目標,要在未來的五年計劃當中真正加以落實,所以這些目標也是要經過全國人大審議批准的,一旦批准之後是有約束力的”。 
      解振華還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和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發展方式、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係。現在中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但是“我們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對我們提出的目標要負責任,制定了就要確保完成。所以,我們提出了“左右”的概念,但是聲明裏也講了要努力早日達到峯值,“左右”說明了不確定性,但我們爭取做得更好一些。這是體現中國對待這個問題是非常認真的。”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11-14)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