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發改委推80項目向民資開放
 
  
    2014年05月22日 10:05
    
      國家發改委21日發佈《關於發佈首批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社會投資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首次推出80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營運的示範項目,旨在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進一步發揮社會資本作用。
      記者獲悉,上述80個項目涵蓋鐵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重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工程,油氣管網及儲氣設施,現代煤化工和石化產業基地等方面,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以合資、獨資、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建設及營運。
      《通知》還要求,對於80個項目之外的符合規劃佈局要求、有利轉型升級的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也要加快推進向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開放。
      《通知》指出,在基礎設施等領域實施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的示範項目,有利於優化投資結構、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相關部門要通過推動實施示範項目促進社會資本願進來、進得來、留得住、可流動,切實激發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等領域的積極性。要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簡化審批程序,深入推動相關領域擴大向社會資本開放。
      記者梳理髮現,80個項目中涉及到廣東的項目包括廣佛城際軌道交通環線廣州南站至白雲機場段、深圳地鐵6號線、廣東惠州百萬噸級乙烯擴建工程、深圳港鹽田港區集裝箱碼頭擴建工程等項目。
      “上述項目在此前都是屬於國企壟斷性領域,現在向社會公開招標,相關體制機制障礙將打破。”國家信息中心發展研究部戰略規劃主任高輝清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領域後,將產生“鮎魚效應”,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拉動經濟增長。
      ■評論
      拆除“玻璃門”的重要一步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1日公佈了我國首批交通和信息基礎設施等5大領域向社會資本開放的投資示範項目清單,明確表示要“努力把這些項目建成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和營運的樣板工程”。
      過去10餘年,民間投資遭遇“玻璃門”“彈簧門”等重重困難和障礙。這次有關部門公佈80個示範項目清單,表明了中央政府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的決心,是拆除“玻璃門”“彈簧門”的重要一步。
      邁好向社會資本開放的重要一步,各級政府應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認識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方面的重大意義,充分認識社會資本在這些領域的投資對於盤活民間資本存量、激發市場活力、促進中國經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巨大作用,公平對待各類投資主體,堅決保障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的合法權益。
      邁好向社會資本開放的重要一步,有關政府部門必須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風險分擔、利益共享的投融資體制機制,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以合資、獨資、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建設營運。否則,一旦社會資本再次遭遇“玻璃門”,必將再次挫傷社會資本投資的積極性,不利於促進就業和經濟轉型發展的大局。
      ■縱深
      一月來至少13項重大經濟政策出爐
      當前,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近1個月來有多項穩增長政策密集出臺。記者梳理髮現,4月22日至今,國務院及相關部委連續出臺至少13項重大經濟政策措施,涉及到外貿、金融、資本市場、財稅、就業等幾乎所有重要經濟領域。
      穩增長與促改革相結合
      不少專家認爲,近期密集出臺的系列政策具有很明顯的針對性,而不再是簡單籠統的刺激經濟規模擴張和速度提升,與以往一攬子的刺激方案大有不同。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卓元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上述重大經濟政策都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並針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採取的一些應對措施,“目前我國經濟的許多問題是此前短期大規模刺激的後果,現在來看這條路已經行不通了。”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研究員範劍平也表示,目前我國經濟形勢顯然有穩增長的政策需求,但如何穩增長?我國一直在探索宏觀調控方式的創新,今年採取的“新藥方”,首先把穩增長和促改革緊密結合在一起。
      以發改委首推80個項目向民資開放爲例,範劍平解釋,把一些過去多年想幹但在特許經營領域不允許乾的項目開始向民營資本開放,使我國民間投資可以有更大的施展空間。“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來激活企業的活力,這是我們穩增長一個很重要的特點。”
      提升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趙弘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出臺的十幾項政策都是事關改革的大事,改革措施肯定是很早之前就開始進行調研並逐步制定的,應該與當前經濟形勢關係不大。”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白明表示,以穩外貿新“國16條”政策爲例,其中,真金白銀式的支持少了,改善營商環境、政府公共服務的內容更多了,使得政府迴歸本位,服務外貿企業。
      “以出口退稅爲例,政策要求提高退稅效率,加快退稅速度,而沒有增加退稅額度;更加強調的出口信用保險、信貸都是商業行爲,擴大商業行爲的覆蓋面。”白明解釋,未來外貿穩定增長要依靠轉方式、調結構來實現,政府通過努力優化外貿環境,使得有競爭力的產品更有競爭力,激發外貿企業的活力,優化外貿結構,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專家表示,未來應在穩定經濟增長、避免過度波動的同時,更多地通過促改革、消除體制機制上的障礙,激發各個市場主體投資消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提升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2)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