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8日 14:03 在經濟發展新時期,曾做出重大貢獻的東北經濟圈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不少專家認爲東北振興產業正面臨瓶頸期。 對於東北經濟圈未來的發展思路,國家發改委副祕書長範恆山28日稱,下一步將按照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的部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有關政策措施來推動東北地區的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範恆山稱,東北在經過低估和振興後,在新的形勢和環境面前,經濟又出現了增速放緩的狀態。“所以進一步推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任務又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對於東北經濟增速下滑的原因,範恆山認爲可以從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兩方面來看。“從供給結構看主要是工業增速下滑,因爲東北地區是國家重要的裝備製造業、能源原材料的產業基地。”他介紹,去年以來,裝備製造業受全國投資需求的影響,市場訂單減少,企業效益下滑,煤炭、原油、鋼鐵等原材料產品價格下降,使“原”字頭企業陷入了困境。 從需求結構看,主要是投資增速下滑所致。去年和今年一季度以來,東北地區的投資增速明顯下滑,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 從深層次的原因看,東北地區的振興發展還是有一些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的問題,需要加快形成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和可持續發展機制。 未來,有關方面將從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首先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推動各級政府轉變政府職能,深化國企改革,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根本還是一個改革的問題。 其次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特別是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發展。 再次,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完善城市羣和城鎮佈局,提高城市綜合功能,還要加快城區老工業區的改造,推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搬遷。 此外,範恆山還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綠色生態農產品基地,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率先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繼續推進棚戶區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要落實各項就業和創業扶持政策;加強森林、草原、溼地等重點生態區的保護,促進環境總體狀況不斷好轉。最後,他強調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深化面向東北區域的開放,推進與歐美髮達國家在促進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促進高端產業發展方面的合作。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8)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