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發展長江經濟帶 孕育六大新機會
 
  
    2014年06月13日 03:35
    
      發展長江經濟帶是國家新戰略下的又一次重大區域聯動,將通過改革開放和實施一批重大工程爲綱,成爲短期穩增長、長期調結構的重要抓手。依託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將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羣和成渝經濟區三個“板塊”的產業和基礎設施連接起來,要素流動起來,市場統一起來,促進產業有序轉移銜接、優化升級和新型城鎮集聚發展。 
      長江經濟帶橫貫國內腹心地帶,涉及超過我國20%的國土,11個省市,含有6億人口,上接京津冀,西連絲綢之路,右接長三角,下連珠三角,承上啓下的共振作用顯著。長江經濟帶已成爲國土開發和經濟佈局空間中最重要的一級發展軸,和沿海地區共同構成了經濟發展的黃金走廊,構成“一縱一橫”的T形格局,其超級城市羣建設將釋放巨大發展潛力,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空間主幹框架。 
      藉助黃金水道,長江經濟帶可發展成爲可開發規模最大、影響範圍最廣的內河經濟帶。長江經濟帶中11個省市的區位優勢顯著,資源產業優勢突出,城市差異定位明顯,打破不同行政區間壁壘,加強合作促進競爭能增大長江大動脈對周邊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國家頂層設計層面戰略性提出,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上將以沿江重要港口爲節點和樞紐,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統籌推進東中西聯動,形成東靠西移、雙向交流的開放性經濟新格局,構建東部省市消費創新、中部省市生產製造、西部省市提供原材料資源的一體化發展路徑。 
      在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加速推進下,長江經濟帶在產業分工和承接轉移中孕育着六大新的投資機會:(1)基礎設施建設:水電站、碼頭、公路、橋樑、高鐵、機場、防洪工程、排澇工程;(2)物流業:物流園區建設、物流信息系統、油氣管網集疏運;(3)新型城鎮化建設:保障房、醫療、養老、城市污水處理、城市垃圾處理、社會服務業;(4)生態環境保護:新能源產業、節能產業、環保產業、循環產業、生態修復產業、生態農業;(5)高新技術產業:新的醫療、教育、養老等服務模式帶動的雲計算、物聯網、分子診斷、基因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發展;(6)現代化農業:生態農業、農業機械、農業技術開發、農業信息開發、農業法律諮詢。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3)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