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4日 11:03 “說實話我們不喜歡雙11。看上去好像每年這時候我們都在吃着電商給的‘蛋糕’其實我們是打落牙齒肚裏吞不好吃也要吃。”今年雙11前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快遞公司負責人說出了這樣的話。 自2009年以來雙11已經成爲網購狂歡節的代名詞。此前國家郵政部門作出預計今年雙11爲全國快遞業所帶來的業務票數將超過5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近五成日均攬投量將超過9000萬件並且旺季時間將持續到春節前夕長達104天。但是這塊“蛋糕”看上去軟糯吃起來卻要下大力氣。 在此期間快遞業爲了應對井噴的業務不得不加大投入。以山東省郵政公司爲例該公司2013、2014兩年先後投入7000餘萬元爲全省網點更新配備了293輛郵運投遞汽車和1500餘輛投遞用電動三輪車。其他通過增聘臨時人員、提高員工待遇、拓展租賃倉庫、完善硬件設施等提升貨物配送效率的企業也不在少數更有甚者投資達上億元。 據瞭解目前各大民營重點快遞企業如“三通一達”不斷通過直營、加盟、代理模式拓展覆蓋網絡;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武漢、成都等物流節點城市斥巨資建成了規模較大的快件分撥中心;將高造價的GPS、遠程視頻監控、手持終端等先進技術設備廣泛應用於快遞作業過程;推出次日達、次晨達等特色服務滿足更多不同客戶羣的需求。家住濟南市舜耕路的徐女士說:“當年很多快遞都不配送二環以外要真碰到必須快遞到郊區老家的東西就只能選擇郵髮網絡較爲完整的郵政EMS。現在可不一樣了我家門口就有兩三家快遞公司網點不但價格親民而且郵發地區侷限性小真是既方便又快捷。” 雙11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整個快遞業的飛躍但“電商賺一天快遞幹一年”的現實卻不能忽略。如前邊說的山東省郵政公司其主營收入與投入遠不成正比。 業內人士介紹近幾年電商不斷給快遞業提出新的要求。其銷售的貨品範圍不再侷限於普通商品而是逐漸發展到了生鮮產品等特種商品層面。於是快遞服務也須緊跟事態發展而開拓更多樣的服務內容。同時還在電商的促使下進一步推出了代收貨款等服務。2010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日快件處理量達到了1000萬件成爲繼美日之後世界第三個快件處理量突破千萬件的國家。 據瞭解作爲快遞業大省的企業山東郵政在服務保障方面更是作了多方面的努力。截至今年10月份山東省各郵件處理中心共處理進出口國內小包190萬件日處理峯值近8萬件。投遞環節共投遞國內小包近100萬件單日最高投遞量達5萬件以上。預計今年雙11期間郵政小包業務總量將達到10月份的2倍以上日處理峯值將達到10月份的3倍左右。 “民營快遞是目前我國快遞行業的主力由於前幾年快遞行業利潤較高各大快遞企業持續擴張規模沒有長遠發展規劃。小快遞企業不斷加入導致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競爭往往採用低價競爭策略大大壓縮了快遞企業的利潤空間從而導致服務質量和企業利潤的降低。而專業快遞人才缺乏從業人員普遍文化水平低、流動性大也是影響快遞企業發展的大問題。”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物流教研室主任李海民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