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期間基建總投資達16萬億 結構性機會凸顯
|
|
|
2014年07月07日 13:25 近期,鐵路基建熱潮再度涌動。 上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滬昆高鐵施工現場,聽取鐵路建設情況彙報。李克強指出,推動中西部鐵路等有助於促進結構調整和加強薄弱環節的重大項目建設,是實施定向調控的重要舉措。要抓住當前原材料成本相對較低等有利時機,保質保量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把惠民生的事辦實辦好,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拓展更大空間。 另外,有媒體報道,近期我國將有14條鐵路集中開工,總里程達3712公里,投資規模3273億元。在當下國內經濟疲弱背景下,鐵路投資有望拉動國內經濟增長。 對此,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受益於國家政策扶持,不僅是鐵路建設,我國所有基建領域有望再年內再度掀起一輪小高潮,而相關個股有望走強。 基建再次被提升爲穩增長舉措 基礎設施是指爲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 一般地,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表現在實物量上是交通基礎設施(鐵路、公路、內河航道、軌道交通和空運機場)、通訊基礎設施(郵政、電話和互聯網)、能源基礎設施(電力消費量和能源消費量)以及其他市政基礎設施指標。 2009年四萬億投資中基建投資大幅增長,今年年初以來爲應對經濟增速下滑風險,高鐵能源等基建設施投資再次被提升作爲穩增長舉措。考慮未來經濟增速下行風險,各地方政府以基建投資拉動內需和總投資的熱情不斷高漲。在這樣的背景下,基建投資機會更顯突出。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07)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