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9日 13:45 從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獲悉,截至5月29日,北京土地市場共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土地88宗,土地出讓金總額約爲1114.5億元。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爲83宗地塊,629億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北京年內累計土地出讓金達到1114.5億,創造同期歷史最高紀錄,預計2014年土地出讓金也有望突破歷史最高紀錄,有望突破2000億。 從2月底新增一批土地後,北京已經連續接近3個月無新增待售土地供應,而且在5月6日,最後一批待售土地成交後,北京已經連續20多天無待售土地,這些均爲歷史首次。 房地產諮詢服務企業——億翰智庫發佈報告認爲,一線城市目前的土地市場還維持着一定的成交熱度,甚至同比2013年的成交情況還有所增長。同時,在成交量價有保證的前提下,一線城市政府也有一定的推地意願,推地量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億翰智庫稱,一線城市的土地成交較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規避行業風險。雖然從目前情況看,一線城市成交量下降幅度要大於二線城市,但畢竟一線城市的供給相對緊張,開發企業對於一線城市的預期要好於二三線城市,所以開發企業向一線城市迴歸的趨勢比較明顯。其二,金融機構也開始迴避行業風險。金融機構爲開發企業提供的借貸資金也傾向於投向一線城市的項目,以儘量迴避整個行業的風險。同時,目前開發企業項目融資前置趨勢越發明顯,導致開發企業更多地傾向於順應金融機構的偏好去進行投資。 其三,一線城市還維持着一定的推地數量,並且部分一線城市還大幅度地進行了供地計劃的縮減,未來土地供給將長期保持緊縮的態勢。從供給的角度看,房價下降將會帶來地價的下降。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土地量價雙殺將對地方財政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而一線城市政府在觀察到在土地量價維持一定熱度的情況下仍堅持推地,符合邏輯。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9)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