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1日 09:29 昨天,市環保局發佈上半年空氣質量分析結果,上半年PM2.5平均濃度爲9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2%。統計顯示,大部分區縣PM2.5濃度同比均有下降,下降幅度在5%至15%之間。上半年共發生空氣重污染25天,集中於1月和2月份,較去年同期減少15天。 第一季度發生多次污染過程 市環保局表示,由於氣象條件變化,上半年本市空氣質量波動較大,前3個月污染物擴散條件不佳,發生多次污染過程。特別是2月下旬,本市發生持續一週的大範圍空氣重污染過程,擡高全市上半年PM2.5平均濃度。進入二季度,北風、降雨增多,氣象條件變爲有利於污染物擴散,5月、6月的PM2.5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平均約爲60微克/立方米。但受到頻繁的外來沙塵和本地揚塵影響,春季PM10濃度多次超標。 本市和周邊省區市同步防治污染 除PM2.5外,上半年本市PM10、二氧化硫等各項大氣主要污染物濃度均有所下降,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據分析,上半年本市空氣質量能持續改善,緣於本市和周邊省區市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同步加大了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如本市今年54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任務,上半年已有近4000蒸噸開始改造實施,使採暖季PM2.5濃度同比下降10.6%,二氧化硫濃度也小幅下降。此外,淘汰更新老舊機動車約17萬輛,推進300家污染企業調整退出,並於4月初擴大外埠機動車在京禁行範圍。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空氣質量報告分析,今年1—5月,京津冀13個主要城市PM2.5平均濃度高於本市,但濃度差較去年同期有所縮小,區域空氣質量整體有所改善,周邊污染傳輸對本市的影響有所減輕。 下月強制實施低硫煤地方標準 市環保局介紹,下半年本市將繼續落實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年度任務,力促本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低硫煤及製品》北京市地方強制性標準今年再次修訂並將於8月強制實施,今後本市所有用煤企業都須使用低硫煤即京標煤。硫的含量需要小於等於0.4%。 爲防止散料儲存、運輸、銷售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污染,《低硫煤及製品》地方強制性標準增加了產品質量包裝及標識要求,對民用煤,除蜂窩煤之外,都要求必須使用包裝袋或包裝箱包裝,並對產品進行批次、生產日期等信息的標註。同時,嚴禁非京標煤及其製品進村銷售,促進空氣質量提升。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11)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