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8日 04:57 今年以來,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出現波動。5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6億美元,同比下降6.7%,年內第二次出現負增長。 累計來看,利用外資形勢相對平穩。今年前5個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8744家,同比增長1.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010.9億元人民幣(摺合489.1億美元),同比增長2.8%。 值得注意的是,前5月歐盟對華實際投資25.8億美元,同比下降22.1%;東盟對華實際投資25.4億美元,同比下降22.3%。商務部研究院歐洲研究部副主任李慧瑛表示,歐盟對華投資下降並不意外,近幾年歐盟、美國的商會對中國整體投資環境評價都在下降,東盟則是因爲整體經濟下滑。 李慧瑛認爲,數據說明外資認爲市場開放度並不理想,政策執行中也遇到障礙。中國經濟的支柱房地產業面臨不確定性,汽車產業又因治污而進行調整,市場預期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也使得外商投資比較謹慎。 近日有機構認爲跨國公司在中國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經營越來越困難。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在新聞發佈會上也承認,中國的營商環境確實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但中國國內政治穩定、市場規模日益擴大、產業領域加大開放、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吸引外資仍具有比較突出的綜合優勢。 “下一步將繼續協調推動有關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擴大市場準入,完善投資環境,繼續增強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沈丹陽稱。 分領域看,服務業是拉動利用外資增長的主要力量。前5個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75億美元,同比增長19.5%,佔比達到56.2%;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74億美元,同比下降16.5%,佔比降至35.6%。 沈丹陽認爲,服務業利用外資快速增長是趨勢性的。近年來,中國利用外資中服務業增速明顯快於製造業和農林牧漁業,比重一直在擴大。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給企業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越來越多的外商看到了中國服務業發展所存在的潛在市場商機。 沈丹陽稱,製造業在中國利用外資中的比重趨於下降,這是一個趨勢性的狀況,但不希望下降得太多,希望先進製造業和有利於結構調整的製造業領域能繼續吸引外商投資。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8)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