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1日 05:34 中國種業創新激勵不足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農業部副部長餘欣榮在昨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農業部正會同財政部、科技部,提出種業科研成果權益比例的試點方案。 餘欣榮強調,要支持企業在科研、生產、管理、服務等方面進一步提高能力,儘快縮小與跨國種業企業的差距,推動種業領域的企業重組,力爭到2020年前50家企業的集中度要達到60%以上。 在改革創新激勵機制方面,餘欣榮透露,農業部正會同財政部、科技部,開展種業科研成果權益比例的改革試點,以加強種業人才的培養、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這在中國種業界還是第一次”。由於此事涉及到的問題非常複雜,既有政策問題和法律問題,還有在具體方案中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制度安排,爲穩妥起見,農業部將選擇中國農科院及部分省市的科研單位進行試點,教育部還將引導院校開展實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改革試點。 在改變成果的轉化方式上,要建立種業科研成果的公開轉化平臺,發揮市場配置、公共成果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禁止私下交易。國家種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即將正式運行,將爲種業科研成果在市場上公開競價、交易、轉讓提供一個好平臺。 對於上述國家在鼓勵種業創新方面的一系列措施,一位券商農業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這將對具有較強科研實力的種業龍頭企業形成利好,如水稻種子方面的龍頭隆平高科及玉米種子方面的龍頭大北農。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1)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