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8日 03:55 再生資源主要包括廢鋼鐵、廢塑料、廢有色金屬、廢紙、廢輪胎、報廢汽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7大品種,如不合理利用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發達國家均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促進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我國政府同樣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動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快速發展。 爲了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於2009年1月1日實施《循環經濟促進法》。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建立完整的先進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的意見》,2012年,推動開展了回收行業稅收政策調研、生活垃圾分類與回收體系建設聯動、綠色回收進社區、進機關、進園區、進高校、進商場的“五進”工程等重點工作,形成了推動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工作的合力。商務部、環保部等多部委聯合開展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目前已有3批共90個城市列入試點,運用中央財政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試點城市新建和改擴建51550個網點、341個分揀中心、63個集散市場,同時支持了123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基地建設。 在法律保障和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規模明顯擴大。截至2013年底,全社會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達10多萬家,80%以上爲中小企業。據商務部初步統計,2013年廢鋼鐵、廢塑料、廢有色金屬、廢紙、廢輪胎、報廢汽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7大品種回收量接近1.6億噸,回收總值接近6000億元;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率達到70%以上。2013年的再生資源回收量,替代相應的原生資源,相當於節約能源1.7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4億噸。 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居民對電器電子產品和汽車的消費量快速增長,截至2011年底,我國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的保有量達17.58億臺,2013年汽車保有量達1.37億輛。我國正進入電器電子產品和汽車報廢“高峯期”,這兩種產品的回收處理難度大,目前的回收利用率低下。隨着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政策大力支持,行業將進入高速增長期。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8)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