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再製造需要“再認識”
 
  
    2014年06月09日 09:13
    
      再製造是綠色循環經濟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絕不是“翻新”,再製造產品也不能冠以“二手貨”。突破行業發展瓶頸,關鍵在於認識的提高和市場參與各方的廣泛認同 
      有着世界領先水平的再製造技術,而再製造業總產值偏低甚至產品常被稱爲“二手貨”;有着汽車、機牀、工程機械、內燃機等領域巨大的保有量和報廢量,而再製造企業“吃”不飽甚至舉步維艱;有着國家層面的政策、規劃、試點,而再製造行業還在喊“渴”甚至一張發票就絆住了行業的發展…… 
      再製造,一個“舶來”的產業,一個在中國興起僅十年的產業,一個還處於起步探索階段的產業,正經歷着成長的煩惱。 
      認識的高度決定發展的高度。突破行業發展瓶頸,關鍵在於認識的提高,以及市場參與各方的廣泛認同。 
      首先,再製造是綠色循環經濟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循環經濟模式是追求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和更多勞動力就業的一種先進的經濟模式。再製造能使產品得到多壽命週期循環使用、實現產品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節能節材、降低污染,既有經濟效益也有社會效益,是循環經濟的主導產業。從國際再製造業的發展來看,資源匱乏正是再製造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我國在2005年首次從國家層面提出發展再製造。近十年來,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使發展再製造業有了必然的推動力;而我國已進入汽車報廢高峯期、實施國Ⅳ標準、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現實,爲發展再製造業提供了產業基礎和市場潛力;當前“把節儉節約落實到生產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倡導,也爲發展再製造業營造了良好氛圍。可以說,再製造既符合國家戰略要求,也是生態文明理念下產業轉型升級的具體體現,對實現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降低碳排放強度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其次,再製造絕不是“翻新”,再製造產品不能冠以“二手貨”。再製造是一個富有高科技含量的生產過程。藉助專用設備、特殊的加工工藝,以及創新的表面工程技術,真正的再製造產品不僅產品質量完全等同於新品,還順應了綠色、循環、低碳的消費理念和國際潮流。遺憾的是,雖然再製造在國內已經不是一個新鮮事物,但一些企業和消費者對再製造仍存在認識誤區。比如,有些製造企業總認爲再製造產品會影響其新產品的市場,沒有看到再製造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深遠影響;有些消費者不知道何爲再製造,以爲再製造就是把舊的拆下翻新後再使用;有些消費者沒有真正認識到使用再製造產品的好處和社會貢獻,沒有認識到再製造產品具有同樣質量和完善的售後服務。誤區的形成,一方面與正面宣傳不到位、長期形成的消費觀念有很大關係,另一方面也與行業的自律性不夠有很大關係。魚目混珠、以次充好等事件時有發生,影響了消費者對再製造產品及再製造業的理解。 
      不少業內人士認爲,“中國不缺再製造技術,缺的是社會認可度”。而社會認可度從何而來?優質的產品、誠信的企業是最好的宣傳。 
      一個產業的發展壯大,政策的推進固然重要,但社會、企業、消費者等市場主體的共同推動,纔是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源泉。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09)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