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4日 10:13 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全面啓動,年內將改革擴大到長三角等地區。 海關總署昨日公佈了支持外貿增長的20條措施,細化了國務院穩定外貿增長意見中涉及海關工作的政策舉措,主要涉及加快推進京津冀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完善出口退稅政策等措施。 海關總署研究室副主任李魁文將這20條措施概括爲12個字,即抓改革、減負擔、促升級、優環境。 與改革相關的措施包括,7月1日前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推出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統一備案清單、內銷選擇性徵稅、智能化卡口驗放管理等一批創新制度安排,並根據各地條件和實施的可行性陸續複製推廣。 全面啓動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三地企業可自主選擇申報、納稅、驗放地點,年內逐步將改革擴大到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全面推行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年內全國海關通關作業無紙化率達到報關單總量的80%以上;在洋山保稅港區開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點,儘快有步驟地複製推廣等。 在簡政放權方面,海關總署將在年內再取消、下放5項審批事項,同步清理海關業務管理領域具有審批性質的其他事項,進一步簡化手續。 減負擔方面,主要是通過優化稅收徵管、完善出口退稅政策、進一步規範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服務和收費等措施,爲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其中,出口退稅方面,海關將配合做好擴大啓運港退稅的試點企業、口岸、運輸工具範圍等工作,支持擴大融資租賃貨物出口退稅試點範圍。 促升級就是要通過監管模式的創新來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優環境就是要通過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支持新型貿易平臺發展等措施,爲外貿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進出口環境,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4)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