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5日 06:27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從工信部獲悉,由多家寬帶企業聯合建立的全國性寬帶速率監測體系已初步建成,這一體系包括寬帶速率測試標準、企業與第三方測速平臺組成,將會定期發佈全國寬帶速率報告,以及其他監測數據。對此,業界認爲,全國性寬帶速率監測體系的建立,將使寬帶速率情況透明化,進一步規範寬帶接入服務,並有望對提供“假寬帶”的接入商造成衝擊,使其最終被市場淘汰。 據介紹,全國性寬帶速率監測體系由中國網通等企業發起成立,目前這一體系的寬帶統計分析平臺已完成與參與測速的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的對接,可實現全國寬帶數據的統計分析和呈現。這一體系已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預計今後將每季度發佈全國和各地區的寬帶速率情況。 2013年8月,《“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出臺後,各地的寬帶提速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儘管各地寬帶速度有了明顯提升,但一直困擾用戶的“假寬帶”問題依然存在。2013年,在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投訴情況中,網絡接入服務投訴量位列服務投訴量第三位,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投訴和“假寬帶”有關。 多數寬帶接入企業認爲,“假寬帶”是目前我國寬帶提速過程中存在的現象,隨着寬帶速率的提高,以及寬帶資費水平的不斷下降,“假寬帶”接入商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 “隨着競爭加劇,用戶的選擇也因此增加。如果一些廠商仍以‘假寬帶’欺騙消費者,最終將會被市場淘汰。”一位寬帶運營商北京公司工作人員這樣表示。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15)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