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5日 07:09 教育與學習在中國傳統中是最基本的觀念。《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中國有了這樣的傳統,使在美國的中國青年學生讀書成績比一般美國學生好。甚至一些美國家庭不願搬到有很多中國人住的地方,以避免他們的兒女在校唸書壓力過大。本文我將討論錄像和電腦網絡在教育與學習中的用途,以及今後在美國和中國的發展方向。 代替老師教學的工具可分爲兩種。使用第一種時,學生是被動的。使用第二種時,學生是主動的。第一種最普遍的方法,是把優秀老師的演講錄像,然後放給本校和其他很多學校的學生看,學生有如面對老師授課一樣。用這種方法,可以擴充授課的內容與提高授課的質量。 第二種是讓學生面對某種工具如電腦,電腦給他信息,他要做出反應,像玩遊戲一樣。在上世紀60年代已有從電腦上學習統計學的課程。學生看電腦上的信息,比如解釋某種方程,學生可以等到明白後再繼續跟電腦學習,這樣比聽課有效,學習的速度由學生控制,不像聽課時不能讓老師講快或講慢些。學生還可以問問題,讓電腦來回答。電腦也可以給學生提問,等他回答對了才繼續講述。最近美國訓練陸軍也預備使用同類的辦法。軍人不面對教練而面對工具,好比使用一輛汽車在一個安全的大廣場上練習開車,沒有教師,但汽車自動與學生對話,像現在駕駛汽車,駕駛者把目的地定下以後,汽車會設定應走路線。美國訓練陸軍還將會使用電腦,像上面說教統計學那樣。 2014年6月,哈佛大學著名的商學院在它的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討論該學院應否以及如何使用錄像教學。結論是應當。原因是與它競爭最激烈的如斯坦福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商學院已經使用錄像授課。這兩所商學院每課的成本只有兩萬到三萬美元,但一位教授的課程能普及到百萬學生。哈佛商學院計劃開的課是成本高而不像這樣簡單和公開的。它的HBX(指該學院HarvardBusinessSchool定名X的)項目將於6月11日開課,與該學院傳統的MBA項目不同,是開給念MBA前的學生。在5月時,HBX早已收了幾百位大學二年級、三年級與四年級的學生,計劃講授針對管理人才的三門課,包括會計、數理分析與經濟學。在九周內完成,學費1500美元。需要上了足夠的課時才能參加大考,拿到證書。 上面說了幾所美國著名商學院採用錄像授課。但一般美國大學的本科與研究院還沒有采用錄像方法教學。我認爲老師與錄像並用是最理想的。一般老師與學生一同看錄像,然後老師解答學生的問題,和他們展開討論。與討論班一樣,由一位教授講解他的論文,其他老師和學生聽後共同討論。 要討論這種教學方法在中國的發展,我們應考慮到中國好的師資與教授不足。學生人數多,如果好的教授不夠用,那麼用錄像的方法教學,好幾萬學生就都能聽到最優秀老師的授課而獲益。學校的老師和教授也可以一同聆聽、受益。教授同時可以解答學生的問題,和學生討論課程的內容。 推進這種教學方法的政策,不一定由政府部門施行。有關政府部門只要鼓勵各校自願發展,必定有些學校會採用。試點成功以後,其他學校會努力趕上。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上面提出的教學方法,不能代替一流的教授來指導博士生。訓練博士生不能沒有好的導師,博士生需要導師給他們研究的思維,與導師交談、討論、交換意見,請導師指導博士論文等。我在本文建議使用的代替老師的方法,只能用來提高中國普通大學教育的水平,而無法把中國對博士生的培訓提高到世界最高水平。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5)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