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從基因組生物學到精準醫學
 
  
    2014年05月07日 05:32
    
      2011年,著名基因組學家Maynard V.Olson博士參與起草的美國國家智庫報告《走向精準醫學》正式發表。24年前,他還參與起草了另一個劃時代智庫報告《測定人類基因組序列》。他是唯一的一位科學家參與了這兩個報告的撰寫,宣示智庫對科研路線和策略連續性的重視。《走向精準醫學》提出了通過遺傳關聯研究和與臨牀醫學緊密接軌,來實現人類疾病精準治療和有效預警。 
      一個成功標誌是2011年《Science》雜誌轉化醫學報道的案例。這個例子報道了美國一對龍鳳胎的“童話故事”:他們從小就患了遺傳性的肌無力,與英國科學家霍金得的是一類病。幸好,龍鳳胎的父親從事生物技術領域工作,決定檢測孩子和全體家人的基因。結果揭示了龍鳳胎的基因缺陷:多巴胺的分泌系統障礙。如今,補充了所需多巴胺類藥物的龍鳳胎已經在大學裏正常地學習和生活。 
      基因正在走進每個人的生活,影響着每個人的命運。安吉麗娜·朱莉通過基因檢測發現未來患有乳腺癌80%的概率,她做了乳房切除手術。喬布斯在患有胰腺癌後也做了基因測序,但由於太遲,沒有扭轉身體狀況。 
      近期在美國,一度遭人遺棄的基因療法目前已經成爲熱門領域。去年10月,從事基因療法業務的費城火花治療公司(Spark Therapeutics)從費城兒童醫院處籌得5000萬美元,希望能在短短兩年內推出針對某種遺傳性失明的新療法。2013年以來,美國已經有11家企業從風險資本家和公開市場籌得至少6.18億美元。投資者中不乏頂級的風險投資公司,業內的頂尖人才也被吸引到這個一度被視爲註定要失敗的領域。 
      于軍自2006年起一直擔任中國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計劃)的首席科學家,並承擔、參與多個國家及省部級重大項目研究。2006年至2010年,擔任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以細胞爲單元的人類基因轉錄組與蛋白質組的關聯性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2011年至2015年,擔任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小型豬和小鼠等醫學實驗哺乳動物模型建立與基礎數據集成”項目首席科學家。 
      Olson博士已經退休了。他的學生和博士後們,包括曾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副所長的于軍、現任美國NIH基因組研究所所長的Eric Green、在Broad研究所任職的Andy Gnerke、加拿大的Gane Wong、UCSF的Pui Kwok等都在繼承他的衣鉢,光大他的思想:讓基因組學以最快的步伐走向精準醫學、走向滿足社會需求的種種公益和商業運行。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07)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