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視點:“5·12”會議明確調控底線 三大政策可保房市健康發展
|
|
|
2014年05月15日 07:04 股市在“5·19”前夕迎來了新“國九條”,市場各方羣情激奮;房市在一片降價、庫存猛升中迎來了“5·12”會議。新“國九條”解決了資本市場發展的方向問題,是“救市”綱領,而非救市政策,具體政策還需逐一落實,綜合發酵後才能攀登6124點高峯。 “5·12”會議絕對算不上救市政策,只是釐清了銀行信貸和剛需的關係,明確了信貸要保證剛需需求的底線,但這一點卻對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尤爲重要。因此,站在新“國九條”的高度看,“5·12”會議是房市“改革”宣言,再輔之以住房信息聯網、對二套房以上梯級徵稅(可仿照北京的梯級水價)、棚戶區改造等具體政策後,房地產市場將走上健康發展的大道。 在房市調控金融底線明確後,就該是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發力了。筆者以爲,確保房市健康發展的政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儘快建立運行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實現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實時互通共享以及依法查詢,形成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 5月9日,國土資源部對外宣佈,經中編辦批覆,在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正式加掛不動產登記局牌子,負責承擔指導監督全國土地登記、房屋登記、林地登記、草原登記、海域登記等不動產登記工作的職責。但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稱,從2014年開始,用3年左右時間能夠全面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用4年左右時間,運行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評論說:“這是好政策,如果實施,房價馬上會跌。” 因此,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應以只爭朝夕的速度進行建設。 其次是以梯級徵稅替代目前的限購政策。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近日透露,房地產稅現在正在加快立法。房地產稅本身難以改變中國未來幾十年中心城市房價上揚曲線,但確實有利於減少一些樓市泡沫,降低住房空置率。 房地產稅的具體條款尚難以知曉。但筆者以爲,梯級徵稅應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個趨勢,比如剛需住房只需繳納基本房產稅,二套住房爲基本房產稅的二倍,三套住房徵三倍的稅,以此類推。如此,大量的存量房、投資投機性住房就將被轟入市場,進而拉低房價。 第三是加快棚戶區改造。 未來金融資源將向棚戶區改造傾斜,這一點體現在政府決策和央行文件中。筆者以爲,及時做出向棚戶區改造戰略轉型的房地產企業,就不必擔心房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 做好以上三點就能夠確保房地產市場進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那些叫囂房價崩盤的觀點是非理性或者別有用心的。賈康認爲,城鎮化是房價長期上漲的推手,中國城鎮化實際上完成不到40%,在今後幾十年的高速增長期裏,還會有幾億人進城居住,這決定了房價在相當長時期內總體上還會表現爲一條上揚曲線。 房地產業影響着國民經濟的方方面,說它是支柱產業是毫不誇張的。《人民日報》週三刊發的一篇文章評價的非常到位:置於新型城鎮化的歷史方位觀察,房地產市場的健康與否,關乎人民住有所居的夢想,關乎經濟轉型升級的成敗,關乎改革爬坡過坎的深化。因此,政府要想法設法避免這個產業大起大落式,在出現非理性漲跌時政府也不應該坐視不理。“5·12”會議即是在這種背景下召開的。簡言之,房地產業穩則中國經濟穩,房地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則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就有了堅強後盾。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15)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