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視點:取消“雙Q”額度審批 “人民幣先生”何時能準備好?
|
|
|
2014年06月13日 07:20 作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急先鋒”,“雙Q”制度(即QFII和QDII)被再次寄予重任。央行在其2013年年報中強調,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條件成熟時,取消資格和額度審批,將相關投資便利擴大到境內外所有合法機構。筆者以爲,“雙Q”額度審批能否取消的關鍵是國內資本市場能不能進入良性發展軌道,但這個變量並不會影響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推進進程。 近年來,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也引發了激烈爭論。現在隨着央行的高調錶態,意味着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進程要提速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大障礙也即將被清除。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決策層做出的一個戰略選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了明確規劃,提出“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這比“十二五”規劃和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更進了一步,標誌着這一進程開始進入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當前,中國已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增速主動降檔之後,宏觀經濟仍有望長期維持中高速增長,金融業改革成效顯著,抵禦風險的能力大幅提升,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已經取得積極進展,爲最終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比如,作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雙Q”制度,近年來取得的顯著成效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積累了經驗。截至2013年末,共批准QFII投資額度497.01億美元,QDII投資額度842.32億美元。同時,資本項下行政許可項目減少60%以上,政策效果和社會反響良好。截至今年5月30日,QDII投資額度較去年末減少了74.39億美元,QFII投資額度增加了60.17億美元。從規模上看,“雙Q”正在形成雙向互動的一個新格局。 國際經驗表明,貨幣國際化是實現一國崛起的有效手段,因此,人民幣國際化成爲中國經濟發展的自然之選。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指標。 尤其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國際上普遍認爲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一個有彈性和調整空間的制度安排,實現可兌換後也可對資本流動進行必要的管理,這有助於中國妥善應對資本項目開放後的潛在風險。 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也是中國經濟自身向更高層次發展的訴求,加快這一進程有助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提高宏觀調控有效性,降低通貨膨脹預期;改善國際收支狀況,促進資本流出流入基本平衡;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高經濟活力等;關係到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提高經濟運行效率;關係到滿足人民羣衆多層次投資需求;關係到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層次,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關係到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在重塑國際秩序中發揮重要作用。 最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將在積極穩妥中推進,取消“雙Q”額度審批將會成爲這一進程中的標誌事件。而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將成爲影響取消“雙Q”額度審批進展中的一個重要事項。如果國內資本市場能夠在短期內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取消“雙Q”額度審批就指日可待;如果國內資本市場仍長期處於混沌之中,則取消“雙Q”額度審批就只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景。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3)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