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影紀錄片“慘狀”被改寫
 
  
    2014年11月12日 15:42
    
      
      據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3)》顯示,2012年的170億全年電影總票房中,紀錄片票房僅130萬元,不如熱門電影一天的票房。其中,講述索馬里海盜的《索馬里真相》全國放映場次不足萬場,場均觀衆不足5人。不過此類狀況在去年得到改變,2013年中國全年紀錄電影票房2146萬元,比2012年增加18倍。
      今年,電影紀錄片的“慘狀”被改寫。
      今年第一季度,《爸爸去哪兒大電影》放映50.76 萬場,一舉斬獲6.96億票房,成爲娛樂類紀實電影歷史票房冠軍,從而帶領衍生型“紀錄番外篇”躋身爲院線新寵,併成爲紀錄片票房暴增的主要推手;11月,《狂野非洲》4天累計720萬,從一部紀錄片的角度來說成績不錯,該片的引進發行方尚世影業還有進一步的紀錄片製作發行計劃:人文美食紀錄電影《味道中國》計劃於明年年初與觀衆見面,而與迪士尼自然、陸川工作室聯合制作的關於中國野生動物的自然類電影《誕生在中國》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拍攝,有望在2016年全球上映。
      對比即將進入300億的內地年票房,以及近年來動輒數億的商業大片票房,紀錄片的市場空間顯然十分狹窄。而對於大部分觀衆來說,買票走進影院觀看紀錄電影的習慣也尚需時間養成。對此,深愛紀錄片的劉歡表示,參與法國3D電影《狂野非洲》配音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希望有情懷的電影人能繼續努力,讓紀錄電影有更多的機會出現在中國的大銀幕上,也讓更多的人愛上紀錄電影並願意走進影院爲紀錄電影叫好。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何蘇六認爲,對於尚待培育的紀錄片產業而言,創作者不妨將目光投向與其他影視節目類型的相互融合與鑲嵌,使紀錄片成爲整個影視產業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環,甚至是高價值的亮點。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11-12)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