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7日 02:54 今年經濟增速能否實現預期目標,是經濟學家熱議的話題,也是地方官員面臨的大考。 在“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木上,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在今年乃至未來幾年會出現什麼樣的特點?哪些消費點需要政策支持培育? 就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主任趙萍。 信息消費成主要引擎/ NBD:您認爲今年乃至未來幾年的消費熱點是什麼? 趙萍:消費的信息引領型模式基本形成。 信息消費上升爲國家戰略,未來信息消費的增速遠遠超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平均增速,將達到20%以上,成爲消費的最大亮點和消費增長的最主要引擎,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 2014年全年我國智能手機消費將佔手機消費總量的70%,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1435億元,增長53.2%,高於4月份的52.0%。這些數據說明以寬帶中國政策爲支撐、4G網絡爲依託的信息消費確實成爲引領消費增長的龍頭。 信息內容消費增幅擴大。就2014年的情況來看,伴隨着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與深化發展,手機將成爲信息內容消費的重要突破點,非話音業務收入佔比將在今年基礎上進一步有所提升,超過55%,應用商店、4G網絡下的定製服務將會快速增長。 其中,手機網絡音樂、手機網絡視頻、手機網絡遊戲和手機網絡文學的網民規模同比增速將達到15%左右,手機網絡遊戲增長速度將會保持在200%以上。 移動互聯網購物增速加快。手機客戶端的網絡購物發展迅速,增長速度將快於其他類應用,其中手機在線支付使用率的漲幅最大,增速將達到50%左右。此外,手機購物、手機團購和手機網上銀行的使用率也將逐步提高。 2013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1.85萬億元,同比增長42%,但是漲幅有所收窄。預計2014年網絡購物增速仍將超過30%,其中基於移動互聯網的網購增長更快,增速將達到50%以上。 智能家電消費增速上升。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還拉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2014年,智能家電產品將成爲消費主流,手機、平板、電視、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將改變消費者使用與消費家電的方式。那些將傳統家電產品的某一細節功能產品化、智能化,或者專注於單一功能的用戶體驗以及數據挖掘的產品,將更容易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因此,2014年將是我國家電消費最重要的轉型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使用家電連接互聯網,嘗試接受家電類產品相關的互聯網產品或解決方案,所以智能家電在家電類商品中的佔比將會替代傳統家電,成爲增速最快的領域。 構建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 NBD:從目前的宏觀數據來看,內需增長似乎動力不足。您認爲居民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可挖掘點和支撐動力是什麼? 趙萍: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居民消費的總規模,是由這個國家居民的總收入決定的,要提振消費,必須從影響消費最根本的因素入手,解決消費增長的收入瓶頸問題。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進行了重點論述,這說明,在某種意義上,收入分配已經重於收入增長。未來幾年,GDP增長率將趨於平穩,目標增長率定在8%以下會成爲常態,年收入增長7%以上難度較大。 2014年我國將協調推進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相關實施細則,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緩解居民消費增長和收入增長之間的矛盾。 隨着城鎮化水平的提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將會逐步緩解服務業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的問題,服務業的供求關係趨向協調。 另外,“單獨二胎”政策將增加消費需求。據測算,目前中國年均誕生1600萬名新生兒,中國新生代母嬰羣體人均年消費爲5000~18000元。“單獨二胎”放開有望在5年內新增750萬新生兒。 假設母嬰羣體人均年消費爲5000元,孕嬰童市場需求至少在1萬億元,2015年可達到2萬億元規模。 據測算,未來3年“單獨二胎”政策將帶來玩具市場增量約爲3.1億元、3.5億元、3.8億元,年平均增幅約爲0.6%。 奶粉市場有望年擴容70億元。新政給中國奶粉市場帶來的利好將在2015年體現出來,預計將拉動奶粉市場出現10%~30%的增長,每年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擴容量約爲38.5億~77億元。 中高端童裝品牌迎來利好。目前童裝行業年自然增速可達10%~20%,政策落地後,行業的整體增速也會拉昇至30%。 此外,“單獨二胎”政策也將刺激現代教育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方面鎖定政策支持對象/ NBD:如何培育相關的消費熱點? 趙萍:培育消費熱點,必須尊重消費熱點自身的規律,從“增長速度快”、“發展潛力大”和“所佔份額高”三個方向鎖定政策支持對象,提高消費熱點對總消費的帶動作用。 首先要支持增速快的商品消費,讓消費熱點更熱。“增長速度快”的消費熱點已經具有內生增長動力。 2014年以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偏低,2014年1~5月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累計增長12.1%,而同期位居前三位的通訊類產品、傢俱、建築裝修材料等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累計增長分別爲19.5%、14.2%和14.7%,均超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但這三類商品消費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佔比較低,較高的增長速度對總消費增長的帶動作用不明顯。因此,應該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助推這些具有內生增長動力的消費領域,進一步提高消費增長速度和在總消費中的佔比,使其拉動消費的能力更強。 補齊服務消費短板,讓潛力變爲現實。“發展潛力大”的新消費增長點是那些具有潛在需求、但仍有很大比例尚未轉化爲現實購買力的消費領域。 長期以來,我國服務消費蘊藏的巨大潛力尚待挖掘。 服務消費增長速度過低是由於受到供給不足的瓶頸制約。其中,如家政、養老、休閒、文化、健身等居民生活服務業,由於行業發育不足,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而銀行、通訊、保險等服務業,則由於壟斷程度較高,市場進入門檻較高等問題,導致服務產品價格過高,抑制了居民潛在消費需求的釋放。 因此,在增長潛力巨大的領域應出臺相應的產業政策,促進壟斷程度高的服務領域降低准入門檻,支持行業集中度低的服務領域加快發展,才能最終實現服務消費領域的供求平衡,使居民服務消費潛力轉化爲現實的購買行爲。 支持汽車、家電消費,讓消費冰點加快消融。“所佔份額高”的消費品是指對社會消費貢獻大、帶動作用明顯的產品,最典型的是汽車和家電。 近年來,汽車消費一直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在1/4以上,家電消費佔比長期保持在5%以上。 由於在消費中的佔比高,汽車、家電消費的增長速度是決定未來社會總消費增速的主要方面。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7)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