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今年將出臺分級診療:基層首診 分級診療
 
  
    2014年06月09日 13:57
    
      “小病到社區、大病上醫院”,這是新醫改倡導的分級診療模式,也是緩解大醫院看病難的重要途徑。醫改5年來,這一措施推行得怎麼樣?還面臨哪些難題?
      家住四川省峨眉山市的李女士懷疑有心臟病,趕了200多公里路來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但掛不上號,她希望醫生給加個號。
      我國醫療機構分三個等級。80%的常見病應該在一、二級醫院治療,作爲“塔尖”的三級醫院,應該集中解決20%的疑難危重患者。近年來,各地利用醫保報銷政策引導患者到基層就醫,鄉鎮衛生院住院報銷比例高達90%,縣級醫院爲70%,大型三甲醫院僅爲50%左右,但是由於基層醫療資源匱乏,80%的患者涌向城市大醫院,打亂了城鄉三級醫療服務體系格局。
      正在各地推行的“醫療聯合體”爲實現分級診療開闢了新的路徑。四川省蒲江縣79歲的尿毒症患者鍾大爺,他的家離縣醫院不到一公里,但由於縣醫院沒有透析機,他只能每週三次趕到70公里以外的成都去透析。三年前,縣醫院加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療聯合體,通過人、財、物全面託管的方式,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建起了血液透析室,鍾大爺成了這裏的第一批病人。
      爲將病人留在基層,十二五期間全國將爲基層培養15萬名全科醫生,推進全科醫生和居民簽約服務,逐步形成“小病到基層”的就醫習慣。今年國家將出臺分級診療辦法,推動形成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新型就醫秩序。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09)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