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交通部專家:航運業開放有四大政策訴求
 
  
    2014年07月03日 15:12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總工徐萍7月3日在2014 SISI國際港航發展論壇上表示,中國航運業改革開放的政策訴求主要在四個方向:一是突破航運相關服務的限制;二是適度放開對外資的管制;三是對國際海運政策的部分突破;四是取消、下放部分行政許可事項。
      其中,突破航運相關服務的限制,重點在船舶登記、啓運港退稅、採取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等方面。
      比如船舶登記制度,上海自貿區擬實施創新國際船舶登記制度,在洋山港保稅船舶登記的基礎上,研究並推動實施高效便捷的國際船舶登記制度,簡化船舶運輸經營許可程序,適當放寬登記主體、船齡範圍等限制條件,完善船員配備、登記種類、登記收費、船舶航行區域等內容,優化船舶運營、檢查與登記業務的相關流程。
      在適度放開對外資的管制方面,徐萍認爲,有關部門除了要在負面清單管理中以不列明體現對外資的開放,還要對現有明確對外資管制的航運服務內容進行調整,比如船舶登記、航運企業設立等方面,進一步放寬外資投資比例。
      而這些開放政策在自貿區已進行相關探索。如上海自貿區允許船舶登記主體的外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辦理船舶登記業務,其投資比例可以突破50%的限制,以引入更多外國先進的船舶管理辦法,擴大“五星旗”船船隊規模,便於外商更便捷地管理船舶;此外,自貿區還允許外商以超過49%的投資比例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或者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國際船舶運輸業務;允許外商可在獨資經營國際船舶管理業務。
      徐萍認爲,適度放開外資航運金融和保險機構經營許可也是促進航運金融發展的切入點。建議在試驗區或自貿區先行開放外資航運金融和保險機構經營許可,引進外資航運金融和保險機構,促進國際航運金融和保險業務的交流和發展,引進向中小船公司融資的海外金融機構,改變國內船公司在海外融資、保險的方式,鼓勵國內各中外資銀行逐步開拓船公司融資業務。
      在對國際海運政策的部分突破方面,徐萍指出,目前對國際海運政策突破的焦點在“沿海捎帶”業務上。鑑於中國兩個港口間的集裝箱“捎帶”運輸屬於沿海運輸權範疇,只能保留給中國籍船舶承運。在《落實〈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加快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中》則提出,在上海自貿區實施沿海捎帶試點政策,允許中資航運公司利用自有或控股擁有的“非五星旗”國際航行船舶,先行先試外貿進出口集裝箱在國內開放港口與上海港之間(以上海港爲中轉港)的捎帶業務。
      徐萍同時認爲,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有利於政策進一步放開。劇其透露,目前在完善無船承運保證金保險制度等多項措施的基礎上,交通運輸部已在2014年5月將無船承運審批下放到上海試點,之後將陸續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預計到2015年全部完成,以便於企業的屬地化管理,使申請更爲便捷。
      2013年,中國出口貨物中89%的外貿運輸量由海運完成,中國國際海運船舶佔世界商船隊總量的10.3%,集裝箱位佔世界總量的20.0%,船隊總運力在世界商船隊中排名第三位。徐萍認爲,目前中國航運業正處於新的發展階段,對航運業進一步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優化政策體系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03)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