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雲南河口2.7億“長廊”建3年開拆:拆遷費要3億
 
  
    2014年06月19日 11:53
    
      斥資2.7億元的“文化長廊”,爲何如此短命?“主要是政策調整。”河口縣新聞發言人稱。在2013年,河口縣政府按照雲南省委、省政府有關要求,“文化長廊”將被改造爲城市公共空間和平臺。
      雲南省河口縣有一個名爲“中國——東盟河口國際旅遊文化景觀長廊”(以下簡稱“文化長廊”)的項目,這個2011年2月完工的項目被當地譽爲“邊境明珠”,總投資額爲2.7億元。但在3年之後的2014年5月23日,該項目卻開始動工拆遷,拆遷補償費用保守估計要3億元左右,高於它的建設費用。
      按照河口縣官方的迴應,這個坐落在中越邊境紅河河堤上,被設計爲商業、文化、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建築景觀帶,因“沿河商鋪嚴重影響了景觀,成爲羣衆反映的熱點問題”。
      當地知情人士透露,因涉及國境界河,項目曾遭多名當地官員反對,但它“經過政府特批”排難而上,建成後又很快決定拆除。
      “文化景觀長廊”
      河口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最繁華的縣城。這個邊陲小城,與越南老街省隔紅河相望,是國家一級口岸。從地勢上看,河口縣幾乎被山峯和紅河包圍。“想拓展新城區,就得劈山。”河口官員如是說。
      2010年年初,一份名爲“中國——東盟河口國際旅遊文化景觀長廊”的商業項目,被寫入紅河發改委一號備案中。它的項目用地,正好位於中方界河的河堤上。
      和其他開發項目相比,這個由河口山水房地產公司負責運作的項目,顯得有些特殊,“政府特批”的字樣反覆出現在該公司的營銷文案和河口當地的宣傳報道里。
      在當年的官方語境中,“文化長廊”的主要作用是擴充城市空間,靚化河岸。“經多方徵詢意見和論證後啓動。”但據當地官方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文化長廊”項目剛一提出,便遭到多名當地官員的反對。“主要是擔心會不會引起國際糾紛。”知情人士回憶。
      儘管有反對聲,在知情人士所言的“當地主要領導”力主下,項目有條不紊地進行了報備、審批。資料顯示,該項目的土地使用類型爲掛牌出讓。2009年11月開建的“文化長廊”工程,歷時1年零4個月竣工,總長度爲1053米,總用地面積16678.7平方米,共有商業用房150套,總投資額爲2.7億元。
      一名當地官員告訴早報記者,在項目規劃的過程中,確有協調越南方面的舉動。
      “報備、審批方面有些瑕疵。有些程序是在建設的過程中逐步補辦的。”該名官員稱。
      這裏有大約40家餐飲店,10餘家酒吧,15家商貿公司、旅行社和大量的傢俱店。按照歐式風格打造的這些商鋪,全部是兩層設計,安全使用年限爲40年。從邊檢口岸向河口縣政府方向的濱河路上,夾着少量的納涼場所和文化廣場,150間商鋪一字排開。
      在建成後,這個被設計爲“商業、文化、旅遊觀光的一體建築景觀帶”,曾由當地媒體不吝美譽地反覆宣傳,甚至被冠以“邊境明珠”等多個頭銜。
      “沒想到新要求如此快”
      2014年5月23日,幾套拆遷設備在川流不息的濱河路上開進。它們的目標是位於“文化長廊”中段的15家商鋪。
      這15家商鋪的主人,是首批與政府達成拆遷意向的業主。據當地另一名知情人士的陳述,這些業主中不乏政府工作人員或其家屬。
      斥資2.7億元的“文化長廊”,爲何如此短命?“主要是政策調整。”河口縣新聞發言人稱。事實上,根據官方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文化長廊”的拆遷已成定調。河口縣政府按照雲南省委、省政府有關“將河口建成國際化濱江城市”的要求,制定了《河口縣開展口岸國門形象提升工程的實施方案》。“文化長廊”的改造提升工程,成爲《方案》中的重點項目。官方稱,“本着還河於民、還景於民”的理念,“文化長廊”將被改造爲城市公共空間和平臺。
      他們認爲,“文化長廊”內的沿河商鋪嚴重影響了景觀,鋪設過密對環境衛生的影響及綠化佈局的散亂等問題,成爲羣衆反映的熱點問題。
      這與規劃之初關於文化長廊“商業、文化、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建築景觀帶”的描述大相徑庭。
      但在規劃部門看來,“短命工程”的焦點在於,縣裏對城市規劃不夠前瞻。
      “我們沒有想到,上面(對城市規劃)的新要求會如此之快。”河口縣規劃局一名領導稱。
      事實上,從商業上來看,“文化長廊”的預期效果也並不如意。官方認爲,三分之一的房源掌握在開發商股東手中。“現在商鋪有價無市,不排除有炒作的嫌疑。”河口縣規劃部門管理人員稱。
      但目前來看,達成拆遷意向的業主僅佔十分之一。更多的業主,不滿政府的補償方案。
      “但最終的拆遷補償標準,要經過聽證會才能確定下來。”河口縣政府迴應。
      按照計劃,“文化長廊”的拆遷工作,大約需要一年。
      現在,官方給出的拆遷和補償費用預算大約爲3億元,除開省、州兩級撥款外,河口縣大約要承擔2億元的負擔。這筆費用,比河口縣2013年地方財政總收入還要多2000萬元。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9)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